您的位置: 吉屋网 >楼市资讯 >房价高涨 大师千虑

房价高涨 大师千虑

来源:豪言   发布时间:2016-06-08 00:00:00

  2015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是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席勒(Robert J. Shiller)。他曾在十年前预言了网络股泡沫,其旧作《非理性繁荣》在增添了房地产的内容之后,再度热卖。

  “非理性繁荣”一词来自前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的一次演讲,席勒以此来形容网络股与纳斯达克结合之后的疯狂。

  对于房地产,席勒在书中做了个百年回顾,有三个结论。一、房地产价格没有长期上涨的事实,因为加上了通货膨胀和CPI;二、也没有长期上涨的原因,因为技术和材料的进步会导致成本降低,也因为以克利夫兰、密尔沃基和菲尼克斯为代表的大多数城市,可用土地很多;三、非理性繁荣会引起房地产泡沫,房子基本不值得*。

  我们相信大师的学富五车,也相信那些严谨的、理性的数据。但我们更相信人们不会按照数据生活。

  大师以百年为期,但现实中的人们不会想这么远,他们只要能抓住波段,低买高卖就满足了;大师提到,由于通货膨胀的存在,买房实际不赚钱,但现实中,大多数人买房白目的恰是用来对抗通货膨胀,不想赔钱;大师提到了克利夫兰和密尔沃基,但大多数人的眼晴都盯着纽约、波士顿和洛杉矶。

  大师来到中国,看到高涨的房价和涌现的鬼城,又看了看他中国同行们的工资单,咋了下舌,摇了摇头,认为不靠谱。

  大师不知道,在中国很多事情不能完全看数据。比如,近十年来,房价上涨以倍数计的,只有北上广深,而十年前的北京房价,多是房改房和福利房,价格相当于半买半送;比如,中国人要是想到大师的国家去旅游,如果没有北上广深*,办手续要跑七次之多,这个路费也要算到房价里;比如,中国国企的招聘底线是名校硕士,而名校的三分之一在北京,而有没有北京*,高考分数线相差百分之巨;再比如,中国的灰色收入深不可测,一个经常出去演讲的专家学者、一个有药品购买权的医生、一个核心*的校长,其主要的收入都不在那张看得见的工资单上。

  大师还不知道,中国既是一个讲求效率的进取型社会,特别是大城市机会多,也相对公平;更是一个流动性大、缺乏诚信、忽悠盛行的生人社会—从食品到文凭都能造假。对于中国的丈母娘们来说,能买得起房子,是检验男方及其家庭能力、实力和诚意的较好工具。

  席勒教授的祖师爷亚当•斯密在《国富论》开明宗义写道,一个面包师半夜起来加班,不是为了伦敦街头的流浪汉吃饱肚子,而是为了他后间屋里熟睡着的妻女过得更好。

  所以,不必苛求于中国丈母娘,她们只不过是为让女儿能够温饱幸福。这个诉求*理性。

  那么,大师错了吗?还是中国错了?

  大师没错,那些经过考证的数据,特别是大师列举的促使市场泡沫产生的12个因素,从生育高峰到新闻媒体的发展,从技术进步到24*的股市交易时间,都是泡沫的“药引”。

  但问题的复杂性在于,首先,这些因素确会导致泡沫,而“前方有泡沫”这个预测并不难做出。在2000年前纳斯达克的网络股疯狂之时,相当多的人(包括笔者在内)都认为这是一场事先张扬的泡沫,真正的难点是如何防范和避免,或做出有效的应对?当然,*年叉的是如《大空头》里的基金经理们,还能籍此大赚一笔。

  其次,这些导致泡沫的因素已经已成为现代生活的一个部分,是我们“较喜欢”的那部分,恰是我们视之为成功人生的生活方式。消除它们,相当于否定自己。

  在这个人人皆知的泡沫会来的过程中,人们只能强调个体理性和机敏,争取在它破灭之前跑掉,甚至只是享受破灭之前的快乐。人们更加向往大城市,已然说明人们宁要有风险有*的波涛汹涌,也不要循序渐进的安静无为。

  经济学大师们是可敬的,他们告诉了我们是什么导致了我们的财富得而复失,失而复得,让我们活得痛快,死得明白。但我们又不必迷信经济学大师,因为他们甚至无法告诉隔壁大妈什么时候应该买房或者股票。

  而按照大师的说法,100年的房价都没有实质性上涨,那么请他判断一下,以下发生在他祖国的几笔地产生意是赔是赚?

  200年前,荷兰人用24美元从印第安人手里买下曼哈顿岛,美国用每英亩3美分的价格从拿破仑手里买下路易斯安那;100多年前,美国用每平方公里不到5美元的价格从沙皇手里买下了阿拉斯加。

免责声明:此信息来源于豪言 ,版权归原作者。吉屋网旨在为广大用户提供更多的信息无偿服务,在网页上展示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本网站转载的作品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进行删除处理(loupan@jiwu.com)。
买房交流群-51群(392)
  • 董董:谁来点评下时代倾城这个盘?
  • 小石头:地段还行
  • 七七妈:性价比高
  • 春暖花开:未来升值空间还是有的
  • 阿霞:周末一起约看房呀
  • 大头明:售楼处美眉不错,哈哈
3165人正在热聊楼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