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吉屋网 >楼市资讯 >三湘印象实控人增持完毕,“地产+文化”的转型之路依旧艰难

三湘印象实控人增持完毕,“地产+文化”的转型之路依旧艰难

来源:地产深度报道   发布时间:2018-06-26 00:00:00

近日,三湘印象公告称,公司实际控制人黄辉的增持计划已如期履行完毕

自2017年12月14日开始,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以及对公司价值的合理判断,黄辉通过集中竞价方式累计增持5006543股,占公司总股本 0.3623%。该次增持后,黄辉持公司174408302股,占公司总股本12.6223%。

同时,该公告表示,黄辉不排除未来六个月继续增持的可能性。

实际控制人增持的动作,正如公告中所述,显示出其对公司目前价值和未来潜力的认可。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一家老牌房企,三湘印象近年来频频布局文旅产业,谋求向“地产+文化”双主业发展转型。

不过,虽然黄辉对于公司未来的发展显得信心满满,但其在文旅行业的发展并不顺利。

谋求转型

截至2015年底,彼时主营业务还仅为地产(房地产销售、房屋租赁、建筑施工分别占该年营收70.59%、6.67%、16.1%)的三湘印象深耕上海及北京两大区域,报告期内实现销售面积13.11万平方米,销售金额37.2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7%和134%。

但值得注意的是,因财务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分别增长93.89%、54.16%和29.73%)等成本的增加,2015年三湘印象扣非后净利润亏损2.48亿元。

三湘印象的业绩在2014年也出现了下滑,报告期内营收和扣非后净利润分别下滑54.24%和91.62%。

业绩的持续下滑,促使三湘印象开始谋求转型。

在2015年年报中,三湘印象称,由于考虑到房地产已进入标准的红海模式,趋势性机会减少,结构性机会仍然存在,跨界融合成为产业发展的新常态,故公司主动实施新的产业布局,进军文化产业。

随后,公司成功并购了文化演艺公司观印象,公司名称也由“三湘股份”更改至“三湘印象”。

牵手张艺谋进军文旅

值得一提的是,观印象是一家“来头不小”的公司。公开资料显示,观印象是由IDG 资本联手张艺谋、王潮歌、樊跃三位中国著名导演设立。

据悉,“出生名门”的观印象目前已经打造出“*忆”、“印象”、“又见” 和“归来”四大文旅演艺品牌。

“伴随消费升级,大众精神层面的需求也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因此文化产业方面的营收提高也很显著。”某产业投资总助对记者表示。

在业内人士看来,文艺演艺行业毛利高,利润可观,具备长期成长性。然而,该总助也指出,目前“现场买票入场”的收费方式比重在降低,取而代之的是分销渠道,比如像旅行社及互联网。由于结算各有不同,有些账期会比较长,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企业现金流。此外,很多实景演出和旅行团合作,故其营收将按各自协议分成。

“轻资产是把双刃剑,近年来,上市公司文化资产的商誉减值问题较为突出,所以这类公司会倾向于有实体资产的公司,比如场馆、荧屏、院线等。”该总助坦言。

不过,2017年年报显示,观印象自2016年5月收购完成以来并无出现商誉减值现象,期末商誉余额依旧为12.51亿元。

据年报披露,观印象当前有6个项目正在制作中,预计公演时间在2018年6月至2019年12月之间。

但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是与张艺谋这样的大导演进行合作,文化演艺的效益可持续性还具有一定风险。此前,同顶张艺谋团队光环的“印象海南岛”和“印象普陀”被媒体爆出连年亏损。

事实上,观印象过去两年的业绩表现并没有达到预期,2016年和2017年均未完成业绩承诺。此外,观印象的间接持股公司,即《印象刘三姐》运营公司桂林广维文华旅游文化产业有限公司,2017年发生债务危机*终破产,直接导致观印象的长期股权投资损失4711万元,*终影响了三湘印象的业绩。

现在同类文化演艺产品很多,但是质量层次不齐。从提高文旅体验的角度来说,该类产品是有市场需求的,但盈亏各异。舞台演出的盈利性相对而言会薄弱一些,因为场地一般不固定,成本只能从未来轮回巡演中得以覆盖。实景演出的技术和制作成本一般是固定的,不断增加的只是演员和维护人员的人力成本。不过,因为地点不佳、人流量不大、创新度不够等问题,实景演出不被观众买单的情况也是存在的。” 一位戏剧工作者对记者表示。

双主业发展步履维艰

在转型期间,三湘印象曾强调,在公司注入文化产业后,将注重在地产开发中植入文化元素,实现从“宜居”到“雅居”的升级,力争成为“地产界中*懂文化的开发企业”

此外,三湘印象表示,未来将适时地增加观印象文艺演出项目所在城市的土地储备。

“从轻资产、类项目制的经营模式向重资产投入为切入点”,“打造复合业态文化旅游目的地的经营模式”,三湘印象如是描绘其未来的发展蓝图。

记者就如何具体实现上述目标、发挥“地产+文化”的协同效益等问题采访三湘印象证券部相关负责人,但截至发稿,尚未回复。

虽未得到答案,但记者查阅到,三湘印象董秘曾对其投资者表示,公司的文旅拓展团队已先后赴上海、贵州、重庆、四川、江苏等地,寻找优质合作机会,与若干地区达成初步合作意向。同时,公司将打造以特色文旅地产为有效支撑的文化旅游目的地。

“文旅地产要求企业具备较好的产业资源整合、抗风险和跨周期能力。”一位负责某文旅小镇的人士表示。

该人士直言,在开发运营方面,文旅地产对房企要求会更高。一方面,房企拿地难,因为旅游知名度高的景区土地价格或较贵且稀缺;另一方面,文旅地产包含着整个区域的长期开发运营,对于追求快速回笼资金的房企来说,这意味着大笔资金的投入和沉淀。

业内人士认为,“地产+文化”双主业相辅相成的发展模式是一个新兴概念,还需时间打磨。新模式探索步履维艰的直观体现,便是三湘印象营收和净利润的下滑。

2017年,三湘印象实现营收24.74亿元,同比减少63.1%;同期扣非后净利润为2.34亿元,同比减少65.65%。其中,文化演艺的营收为3.49亿元,利润为2.19亿元;房地产销售业务的营收为19.46亿元,利润为6.08亿元。

具体来看,2017年,三湘印象的在售项目有5个,且集中在上海地区。其中,4个项目剩余可售面积不多,但2016年就已完成的“三湘海尚云邸”(崇明)去化缓慢,2017年仅实现预售面积2.21万平方米,报告期末剩余可售面积14.69万平方米。

2018年*季度,三湘印象营收为1.74亿元,同比减少72.35%,扣非后净利润亏损7988.6万元,同比减少196.57%。对此,三湘印象解释称,主要因本期项目交房减少导致相应结转收入同比减少。

对于三湘印象的发展模式,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表示,“文化地产项目应该关注项目之间的协调和互动,增强黏性,实现连锁经营。如果只是简单地进行部分项目的展览、部分当地旅游文化特色的挖掘,那么便会孤立文化项目和房产项目,无法产生协同效益。

“以宋城演艺为例,其针对部分文旅资源丰富的区域,进行一城一文化一项目的打造模式,形成了较好的品牌效应,有助于形成消费需求‘念念不忘’的效果。口碑做大后,在相关地产开发方面自然就有优势,地方政府也愿意积极给予配合。”严跃进指出。


欢迎关注、投稿、爆料。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作者公众号

免责声明:此信息来源于地产深度报道 ,微信号:RE_report ,版权归原作者。吉屋网旨在为广大用户提供更多的信息无偿服务,在网页上展示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本网站转载的作品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进行删除处理(loupan@jiwu.com)。
买房交流群-18群(311)
  • 旧念何挽:时代倾城好不好?
  • C.yy:对比周边,性价比高
  • 约瑟:准备入手一套
  • 孔龙飞:时代倾城户型采光好
  • 黛子:你买了哪个户型啊
  • 小丸子:大家组团去看看呀
3067人正在热聊楼市
地产深度报道
共发表714
+订阅
微信扫码,关注大咖
《国际金融报》旗下房地产新媒体,关注地产圈里的一切人和事.
微信号:RE_repo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