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队”向出险房企发出了怎样的信号?

来源:攸克地产   作者:攸克   2022-01-18 09:51:17

1月13日,招商蛇口2022年度*期中期票据(并购)完成了注册。这笔总额30亿元的票据融资中,将有15亿元的用途是“支持产业内协同性较强的企业缓解流动性压力”,这应该是央行、银保监会下发《关于做好重点房地产企业风险处置项目并购金融服务的通知》(下称《通知》)之后,*单用途与并购有关的票据融资工具。

尽管这支中票的用途,*终没有指向任何一个“出险房企的资产”,但是,在房企到期债务偿付压力十分普遍存在的背景下,招商蛇口的*期中票,还是给市场传出了“国家队来了”的实质信号。在此之前,由央企国企收购出险房企项目资产的消息已经在市场中不胫而走,国资房企并购融资不计入三道红线的消息反复证实证伪,但业界还是*终选择相信,这是当下*为现实的一条“化债路径”,因为,确实没有别的路可走。

攸克君有几位交好的国企朋友,*近都在忙着看项目。其中不少是出险房企的项目资产。也有业内的朋友找攸克君来问情况,国家队可以出手了,怎么还没有看到大规模、典型的资产成交?心态两相比较,对比鲜明。

“国家队”在意项目的要点是什么?价格比较重要,但是,价格不是*,甚至不是*重要,总结下来,有以下几个因素,排序并不分先后:

*,有没有,有多少“超融”的情况。这和外界的很多习惯性思维不同。据介绍,在看一个项目资产质量的时候,这个项目已经做了多少融资,是一个比较受关注的因素。换句话说,就是这个项目的负债情况是怎样的。因为近年来房地产企业的花式融资,土地使用权抵押,项目公司股权质押等等,很多项目都存在“超融”的情况,有很多项目存在已经把所有能够融资的手段全都用尽的情况。这一点,央企国企还是很关注的。

这直接涉及到项目,如果完成收购,接盘的央企和国企,还能继续融资多少的问题。如果接下的项目只能用自有资金注入而无法通过市场再进行融资,那么,其资金使用效率、投入产出比等,都将大打折扣。而从更宽一点的视角看,这还影响到“等量的央企国企资金能盘活多少项目”的问题,项目超融的情况低,就能多收购几个项目,超融的情况高,同等资金,能够接手的项目就少。

这是在项目公司做融资主体、偿债主体也是项目公司的情况。还有另外一种情况,那就是,集团公司是偿债主体,项目公司的土地使用权抵押、股权质押,以及各种前融所获得的融资,归集到集团统一调用,这样,还款主体就变成了集团公司,那么,集团公司在考虑交易价格时,就要考虑交易价格必须能覆盖融资成本,这也加大了在价格上能够取得一致的难度。

第二,目标并购项目资产和央企国企战略、人员团队特点的匹配度。如今的央企国企,都已经非常现代化了,管理水平、内控水平都很高,管理层和团队也是专业的现代企业经营意识。因此,在看项目、挑项目的时候,自然会注重和本企业的间歇问题,也就是不仅能“接下来”,还要能“干得动”、“干得好”,有助于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和国有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

因此,基本不会出现价格合适“闭着眼”买资产项目的情况。一个以刚需产品线为主的国家队企业,会慎重考虑定位在高端或者是豪宅的资产项目;一个运营能力强,强调周转率的国家队企业,也会非常慎重去接手那些一看周转率就会很低的产品类型的项目。这都是举例,其中项目的构成是比较复合的,在收购的实践中,还会有更具体和针对性的衔接问题。

第三,价格。这可能是外界认为*为重要的因素,但据攸克君了解的情况,把价格与资产质量、超融情况、并购资金使用效率、项目与收购方匹配度等一系列因素综合作用后,形成的结果更合适。更直观一点说,就是“什么条件卖什么价”,这要遵循市场原则。

就如*条中所言,如果超融的情况比较严重,那么,想让国家队能够接手,折让的价格就要大一些,让收购方的央企国企能够算过账。虽然央企国企有更好的融资渠道和信用,但资金一样是有成本的,而且,这样的收购不是一城一地的问题,这些都要仔细算账,遵循市场的原则。化债,从来都没有“活雷锋”。

项目的地段、区域市场的情况、存量的货值等综合作用,形成一个相对公允的价格。各种权重,在不同的收购方那里会不尽相同,毕竟各自有各自的算账方式,但是,没有人会做违反市场规律的操作,央企国企都有严格的经营指标考核,也有非常严格的内审内控措施。

那么,这一切对于出险以及资金链紧绷的房地产企业来说,意味着着什么呢?攸克君觉得,*重要的,还是战略判断。

此时此刻,战略判断的要义在于,只能“留一样”的时候留什么,也就是什么是“*重要”的。攸克君斗胆用老板的视角思考了一下问题,流动性是*重要的。也就是说,优先要保障的是企业的流动性,流动性有保证,债务偿付就有保证,信用就有保证;有信用,就等于保住了企业,只要企业还在,信用还在,就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攸克君也知道,不少企业的老板有“损失厌恶”症,在出售资产时,表现为对价格的维护,以及决策的踌躇。其实,站在第三方的地位,解决企业流动性问题,时间窗口非常重要,一旦错过时间窗口,本可以“不断”的流动性“断了”,那么,任凭你在价格上做多大让步,再出售多少资产,都于事无补,损失往往是致命的。

每每说到这种情况,都会提起万达,但万达决策的果断坚决所取得的效果,如今看来说反复提多少次都不嫌多。当王健林“世纪大交易”将万达城资产包售予融创时,业界很多朋友都在替王老板算账,卖便宜了,卖得值不值等,但是,现在看来,王健林果决拍板,迅速回笼了现金,在*艰难的时候保证了万达的流动性,实现了“零违约”,继而保住了万达的信用,为后来万达的顺利转型,提供了*基础性、也是十分重要的支持。

这个案例,对今天出险的房企,具有现实而重要的参考价值。至于反例,也有不少,规模甚至超过万达,*终的命运如何,相信诸君已经能够看清楚了,怎么选,怎么看,怎么想,应该有公允的答案。

在这个重要问题的框架之下,攸克君总结了几点,和朋友们探讨:

*,要有诚意。要拿出至少是资产质量比较好项目,来进行出售,不能只拿那些资产质量一般,甚至很差的项目,如果在自己手里都觉得卖不动,不想卖,想止损,想切割,这样的项目拿出来,很难真正完成收购。直白点说,“谁也不傻”,自己都不想要的项目,也很难有人愿意接盘。

第二,要有强烈的时间窗口意识。之所以说不要拿资产质量差的项目出来卖,另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不能达成交易而*终浪费时间,这个时间,是出险企业的窗口时间。收购方可以选择的余地更大,不买A还可以买B,但是,对于出险房企保留现金流而言,窗口期是十分有限的。

第三,价格要适配、匹配。在企业流动性面临压力而寻求解决方案时,要从大处着眼看问题,不要太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也就是不要过于计较一个项目的交易价格是高是低,是值,还是不值,或者是“吃亏大小”。几个项目可能少卖了十几亿,但保住企业的流动性,偿债,可能就差这十几亿,因为计较这十几亿而错过保住流动性和企业信用的窗口期,是得不偿失的。而且,在大多数情况下,市场是有公允价的。不要过度执念,保住企业是*重要的。

银行界的朋友告诉攸克君,央行和银保监会的《通知》已经逐级传达到商业银行的层面,所以,可以预见,未来一个阶段,这种并购工具会更多的出现,房地产项目资产的并购机会和空间也会变多变大。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不仅是央企国企,财务健康的非国有企业,也很有可能加入进来,这对于流动性面临压力的企业而言,不能不说是一个补充流动性的很好的窗口期,怎么把握这个窗口期,就看各个企业的决策了。

还是推荐大家看一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公报的这段话:

要继续按照稳定大局、统筹协调、分类施策、精准拆弹的方针,抓好风险处置工作,加强金融法治建设,压实地方、金融监管、行业主管等各方责任,压实企业自救主体责任。

在上面这段话中,再请着重看看*后一句话,“压实企业自救主体责任”。

攸克君愿意看到更多出险房企有实质性的“成交”,因为那意味着更多面临压力的企业能够生存下来,毕竟在那背后,是数以百千万计的员工,和他们背后的父母、儿女和家庭。

其实,在很多出险或者可能出险的房企中,他们的老板、团队能力都很强,面对今日的困境,与金融周期切换、战略方向选择等有直接关系,但这并不能一概否定他们的能力。相反,应该有自信,只要度过当前的周期切换,回到符合当今经济周期的战略选择上,凭专业能力,仍然能够东山再起,把盖房子、卖房子的业务做好。

保住企业,保住信用,渡过危机,一切就都有机会,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推荐一个视频号

简单买房”:让买房更简单。

欢迎关注!

(抖音、小红书、B站等平台同步更新)

简单买房 价值铁律真实存在,10W+豪宅的二手房价格超乎你的想象#豪宅#价值#北京买房#买房 视频号

★★攸克近期文章推荐 ★★

(点击图片即可阅读)

★特别提示 ★

攸克粉丝如有相关购房咨询事宜,可添加微信——买房大家帮小秘书(maifangdjb01),即可由小秘书协助您加入“买房大家帮”购房群。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作者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