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密度怎么算公式
建筑密度=建筑基础面积/计划建筑用地面积。比如一块一万平米的土地,一楼三千平米,那就是3000/10000=30%。建筑密度是指建筑物在某一区域的基础面积之和与所占土地的比率。即建筑覆盖面积,是指在某一区域的土地上,建筑的基础面积与计划用地面积的比率。居民建筑密度指数由庭院的布局、绿化比例、气候、防火、防震、地形条件、层数、间距、布局等因素决定。在一般条件下,建筑物的平均层数越高,其密度越小。建筑密度与容积比是不同的。建筑密度是指建筑的占地面积,而容积率是指建筑物的使用空间。
建筑密度指数由庭院组织、绿地比例、气候、防火、地震、地形条件等因素决定,也与建筑层数、层高、间距、布局等因素有关。总体上,建筑物的平均层数愈高,其密度愈小。根据中国基本建设委员会1980年发布的《城市规划定额指标暂行规定》,新居住小区的住宅密度应为:四楼可按26%计算,五楼可按约23%计算,六楼不超过20%。
城市的建筑必须维持合理的密度,这样才能保证在特定的条件下,保证最大限度的日照、空气、防火、土地使用。由于建筑物密集,街面消失,空间紧张,有些甚至会对文物古迹产生破坏。
为保障工程竣工后的空间环境,确保工程建设工程的绿化、地面停车、消防车作业场地、人流集散空间和变电站、煤气调压站等配套设施用地的面积要求。建筑密度指数与建筑物的特性有着紧密的联系,例如住宅建筑,其建筑密度通常很小,以确保居住环境的舒适、日照、通风、绿化等条件;而在上地,办公、商业建筑等低层使用频繁,建筑密度相对较高,以最大限度地利用效益,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同时,在确定建筑密度时,必须考虑消防、卫生、绿化、配套等多个方面的技术指标。对成片发展的区域,要制定详细的规划,重点区域要进行城市设计,并以批准的详细计划和设计中的建筑密度指标为基础。
以上就是关于建筑密度怎么算以及建筑密度的其他相关内容了,相信你已经有所了解,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