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偏见或许都是错的:北京是如何练成的?

来源:壹书生说房   作者:叶书利   2021-11-19 00:00:00

壹书生说房 在这里,读懂城市和城市里的房子! 1044篇原创内容公众号

文|叶书利

当人们讨论起今天京津冀城市群的散装化时,更多的人会简单地把锅甩给“北京的虹吸”以及北京虹吸背后的“什么都要”。

但这真的是事实真相还是一种缺少自省下的偏见?

应该这么说,曾经某段时间,这或许是事实,但至少在1980年后,这个所谓的多数人的共识式判断,实际上却是错的。

对于北京的经济发展故事,你我身边,可能至少80%的人的认知也许并不符合事实。

北京在发展经济时,因为首都的特殊身份,确实便有了更多长袖善舞的空间。但也因为首都的特殊身份,也附加了不少的无奈、束缚、探索和曲折。

在梳理北京的经济成长故事时,壹书生把这个城市成长故事切分为五个阶段:1949年前的政治化、1949-1980年间的工业化、1980-1990年代末的模糊化、1990年代末-2017年的服务业化以及2017年后的知识化。

1949年前:政治的北京

讲述北京的城市成长故事,壹书生会把起点定在1421年。

这一年,燕王出身的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自此之后,除了1928年-1949年间的小段时间外,北京便成了中国的首都和政治中心。

晚清时,在京津冀一带,也就是当时的直隶,天津、唐山和张家口成了经济重镇,而北京因为领导们的惧外,仍处于半开放状态。

民国时,前期因为政权更替不断,北京成了政治斗争的中心。民国后期,尤其是1928年后的近20年间,当时的国民党当局将首都南迁南京以及此后的战乱不断,北京与工业发展关系不大。

总体来讲,1421-1949年间的北京,主要是一个消费城市,而不是一座经济城市。

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的北京,几乎没有什么工业。当时的北京,全城只是零零碎碎地分布着几座小工厂:印钞业的五四一厂,后来发展成为北京印钞厂;晚清成立的清河制呢厂,便是后来的北京纺织集团的前身;1934年张学良创建的燕京造纸厂,后来成为北京造纸集团;1919年北洋政府创立的石景山钢铁厂,后来成为北京首钢集团的起点。

那时的北京,只是一个政治型北京,也是一个消费型北京,却并不是经济型北京。

正因为如此,1949年时,中国GDP前10的城市中,并没有北京的身影。

1949年中国城市GDP排名前10城市

排名

城市

GDP(亿)

1

上海

22.74亿

2

天津

6.84亿

3

南京

3.09亿

4

青岛

2.87亿

5

无锡

2.53亿

6

武汉

2.08亿

7

重庆

1.97亿

8

沈阳

1.94亿

9

广州

1.45亿

10

哈尔滨

1.27亿

注:当时大连的GDP为4.26亿,但因为大连当时由苏联托管,所以未计其内

1949-1980年:跑步工业化

1949年后,伴随全国上下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浪潮,作为首都的北京,更成为工业化的重心。

此后,北京以纺织、钢铁、煤炭、电子业等作为重点突破口,全面构建自己的工业体系。

期间,在1949年成立的煤炭企业北京矿务局;石景山钢铁厂基础上扩建而起的大型钢铁企业北京首钢集团;1949年后成立的北京*、二、三棉纺织厂等纺织企业;在北京朝阳区酒仙桥地区先后成立的北京电子管厂、北京有线电厂、华北无线电器材联合厂等电子工厂等,便是其中的主要代表。

改革开放初的1980年,北京已成为一座知名的工业城市,GDP排名已跃升至全国第二。

一组简单的数据对比,可以看出1980年前的31年,北京经济的飞跃突进。

1949年时,北京的GDP只有1.01亿,差不多是当时天津GDP的1/7和上海GDP的1/23,而到了1980年,北京的GDP已达139亿,上海与天津则分别是311亿和103.5亿,此时的北京GDP已差不多是上海的约45%和天津的约134%。

这个阶段的北京,绝对是“跑步工业化”,为了经济上的长胖,可以说是“什么都吃”,甚至有点“饥不择食”。比如重污染的北京矿务局和首钢集团,便是类似“饥不择食”的缩影。

不过北京在经济上的这种跑步工业化,在1980年遭遇到了拐点。

甚至可以这么说,1980年属于北京经济发展史上的“再定义年”。

央府:“北京不一定是经济中心”

经过“为了长胖,什么都吃”的经济狂奔后,上世纪 80年代初发生的两件事,彻底改变了北京的原有经济发展轨迹。

A,胡耀邦拍板:北京不一定是经济中心。

1980年4月21号,中共中央书记处专门开会,以讨论新时期首都北京的城市建设目标。会上,央府给北京的城市建设目标作出了四点新指示:

1,全国、全世界社会治安*,社会风气(道德风尚)*的城市。

2,全国环境*清洁、*卫生、*优美的城市,全世界上等的城市。对全世界具有吸引力。

3,全国文化、科学、技术*发达、教育程度*的城市,全世界有数的城市之一。

4,经济繁荣,生活方便和安定。

此外,时任中共中央书记处总书记的胡耀邦特别强调:北京的“经济建设要服从前面三条”,对发展经济若“有雄心壮志好”,但“要采取别的办法”。“不一定是经济中心”。北京在经济上可以着重发展旅游事业、服务行业、食品工业、高精尖的轻型工业和电子工业。

也就是说,在本次会议上,央府对于北京的城市定位,已不再提“经济中心”一词。

B,1983版北京城市建设规划:北京是全国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

1980年央府在对北京的城市建设作出四点指示后,北京开始着手编制改革开放后新时期北京的城市建设规划。

1983年央府批复了北京新一版《北京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方案》。在这版城市方案中,对于北京的城市新定位,主要内容摘录如下(特别强调,下述四点内容完全是复制式摘录,如有兴趣者,可百度寻找央府对1983版《北京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方案》的批复内容):

1,“北京是我们伟大社会主义祖国的首都,是全国的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北京的城市建设和各项事业的发展,都必须服从和充分体现这一城市性质的要求。”

2,“北京城乡经济的繁荣和发展,要服从和服务于北京作为全国的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的要求。”

3,“工业建设的规模,要严加控制。今后北京不要再发展重工业,特别是不能再发展那些耗能多、用水多、运输量大、占地大、污染扰民的工业,而应着重发展高精尖的、技术密集型的工业。当前,尤其要迅速发展食品加工工业、电子工业和适合首都特点的其他轻工业,以满足人民生活的旅游事业的需要。”

4,“商业和服务业应在短期内有一个较大的发展。这是贯彻中央书记处对首都建设方针的指示和繁荣首都经济、解决就业问题的大事,必须认真抓好。”

概括起来便是:北京的城市核心定位是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工业建设要控制。经济上可重点发展污染小,甚至零污染、高精尖、技术密集型的工业和服务业。

可以这么说,1983版北京城市规划,彻底重构了北京的经济发展逻辑,对于当时北京的经济发展提出了三大挑战:

首先,北京的核心城市定位中不再提“经济中心”一词,北京是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一切经济建设需服务于这两点定位。经济建设的地位开始退其次。

所以说,当2017年*新版北京城市建设规划对北京提出了四大中心的城市定位,中间没有“经济中心”一词,当时不少人还据此误解认为“北京开始去经济化”了,这是极大的误会,从历史的角度来说,其实从1980年开始,央府给北京定位的“四点指示”中便不再提“经济中心”了。

其次,第二产业的工业发展开始由此前的“什么都要”,转变成了“严加控制”。

这个对于当时的北京经济发展,可谓是当头一棒。因为在改革开放初期的那个时代,中国的工业化才刚刚开始,各个城市GDP中,主要的内容便是工业,而不是服务业。比如上世纪八十年代的珠三角,如深圳、东莞、广州等城市的产业主要以来料加工的初级加工工业为主。而此时,北京却不让发展这些产业。

第三,央府当时给北京定下的经济发展方向是“着重发展高精尖的、技术密集型的工业。”“商业和服务业应在短期内有一个较大的发展。”

这个经济发展逻辑,如果放在现在来看,当然没有问题,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那时的中国,甚至还不是世界工厂,哪来多少的服务业发展空间和技术密集型的工业发展空间?

央府既不给“经济中心”的定位,又给北京建议了一条当时看起来“不太现实”的经济发展道路,可以这么说,那时的北京,经济发展几乎被逼上了一条死胡同。

所以,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北京,经济发展极其艰难,主要可分为两个阶段。

上世纪八十年代,开放之风主要仅还停留在珠三角和14个沿海城市,作为首都的北京,经济发展还主要处于“改革但不开放”的阶段。改革才是主题,主要改革的方向是在北京原有的计划经济体系中加入商品经济元素,比如在相关国企中推行“厂长负责制”。因为1984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确立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体系。

那时的北京,在“严加控制工业”的新定位逻辑下,工业经济基本上不太做加法,主要工作是进行一些经济层面的“存量改革”。

上世纪九十年代,尤其在1992年,市场经济浪潮在全国上下吹刮起来时,这时的北京,一方面,工业发展被严加控制,另一方面,大量此前已有的存量工业因为无法适应市场经济节奏和工业控制的政策原因等而陷入困局,相应地,北京的经济发展进入困难攻艰期。

在这个阶段,北京成了全国国企改革的重点城市,大量的产业工人下岗,大量的知名品牌萎缩,甚至消失。

比如曾经是北京电子工业的象征,占据了国内50%以上彩电市场份额的北京电视机厂生产的牡丹牌彩电,逐渐无声于家电江湖;曾经占据全国冰箱市场近40%市场份额的北京品牌雪花冰箱,后被青岛海信收购;以及北京生产的白菊洗衣机、北冰洋汽水、龙潭方便面、五星啤酒、燕牌缝纫机等知名品牌,或破产,或被人收购。

曾任北京市经济委员会主任的金生官曾透露,1997年党的十五大提出,用三年左右的时间,使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摆脱困境。围绕中央提出的三年“脱困”目标,北京工业花了很大精力搞兼并破产、下岗分流。首先,北京下岗分流的职工数量巨大。当时全北京工业系统100多万职工,而下岗分流人数占比达40%,即40多万人;其次,北京兼并破产的企业很多。当时北京兼并破产企业量达338户,在全国来说是比较多的。除此之外,北京五环以内还搬走了140多户污染、扰民企业,这也是北京的特殊性。“所以,北京90年代的工业是*难、*惨的。”

即使如此,北京GDP与上海GDP的占比,仍是上升的,但上升幅度不大:2000年,北京GDP为2461亿元,上海为4551亿,北京GDP与上海GDP的占比为54%,比1980年时的45%左右,提高了近9个百分点。

北京如何上演经济突围?

上世纪90年代末,正当北京经济处于*惨的时期,北京的经济突围却已悄然萌芽,北京开始以“金融、互联网、文化传媒、IT制造”为四大行业突破口,围绕“人、钱、信息”等三大核心要素,开始以服务业为主而构建自己的个性化城市经济体系。

(北京2020年GDP的组成部分)

因为首都的特殊身份,北京是中国的信息中心。上世纪九十年代末,伴随《财经》和后来由《财经》延伸出来的财新传媒等媒体业的崛起,以及广州南方系传媒的渐次式微,作为信息中心的北京,逐渐取代广州而成为中国的文化传媒中心。

如今作为文化中心的北京,已是中国文化传媒业*发达的城市。相应地,文化传媒业已成为北京服务业版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北京经济体系中的第二大产业互联网业,崛起于上世纪90年代末。

当时,美国的雅虎在全世界掀起了互联网新经济浪潮。*代互联网可以称作传媒互联网,即媒体业的互联网化,内在的本质仍是传媒业,作为传媒业*发达的城市,北京开始站上了中国互联网业的王者宝座。王志东和张朝阳在北京分别创立了新浪和搜狐,丁磊在传媒业的次中心城市广州创立了网易,且三家传媒互联网公司皆在2000年在纳斯达克上市成功。

此后,北京传媒互联网行业还诞生了头条系(今日头条、抖音等母公司)、爱奇艺、优酷土豆和微博(隶属于新浪系)等。

第二代互联网叫搜索互联网,其本质是“技术+传媒”,作为中国传媒业*发达和人才储备*厚实的城市,中国搜索业的核心在北京,代表企业是行业排名前二的百度和搜狗。

第三代互联网叫社交互联网,背后的核心是“人+信息”,*有名的企业是深圳的腾讯,当然还有北京的滴滴、陌陌。

第四代互联网叫消费互联网,核心逻辑是“传媒+商业”,北京催生了京东、美团等。

第五代互联网叫产业互联网,核心逻辑是“实体产业+互联网”。在产业互联网中,“产业”成了核心,而互联网渐渐地成了工具。目前正在发展中。

提起互联网业,甚少有人的*反应是北京,更多人可能首先想到的城市是深圳或杭州,殊不知,北京才是中国互联网业*发达的城市。

2018年的经济普查数据显示,北京有25.12万个互联网岗位,等于上海(14.3万)和深圳(9.76万)的总和。

北京之所以会是中国互联网业的王者,因为互联网业背后的核心推动因素是“人+信息+钱”。

北京坐拥中科院和中国*多的知名高校、研究机构资源,所以北京是*具“人才能力”的城市。

北京是中国的信息中心和文化传媒中心,所以天然占据了“信息”资源的制高点。

之所以提到“钱”,因为互联网业是VC推动型的经济模式,即先期以大量的资金投入,通过补贴消费者的方式,抢占用户量。待占领市场后再讨论赢利的发展模式。而北京是中国VC业*发达的城市,也是中国资金吸引能力*强的城市。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作者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