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一半的人口,未来都会往这些城市走!

来源:大胡子说房   作者:雪莉   2023-12-11 09:17:51

年初,各大省市开始公布2022年的人口流动趋势。

大家应该发现一个不可思议的数据:

那就是人口逆回流了。

人口增长量的并不是大家以为的一线城市,而是二线城市。

2022年,长沙常住人口新增18.1万人,其次是杭州(17.2万)、合肥(16.9万)、西安(12.29万)、昆明(9.8万)、武汉(9.01万)、郑州(8.6万)。

一时间很多人都在讨论,大家都用脚投票选择回流了,这恰好说明北上广深没有吸引力了!

铁子们,片面了!

来广州深圳挤挤地铁吧,看看今年人口是不是又回流了!

2022年什么处境,大家都知道,因为封控限制很多人根本没法工作。

而没工作留在大城市成本又高,只能先选择回到老家或者成本较低的二线城市。

但今年上半年,年轻人明显又回来了。

因为权威数据还没有公布,先说一下非官方统计的数据。

猎聘大数据研究院发布了《2023上半年人才流动与薪酬趋势报告》,从简历投递上看,该报告显示2023年沪京深人才投递量稳居前三,且在近三年来曾“逃离”北上广深的职场人中,目前竟有39.2%的人逃离北上广深20个月左右后,意欲重返一线。

显然,依然有人在深思熟虑后选择回到熟悉地开启事业的。

自年初以来,广州、深圳地铁客流量迅速上升,广州创下1097万人次的纪录,深圳也接近900万人次的新高。

从更客观的客流强度来看,广州和深圳仍在名单上,新月平均客流强度分别高达1.43、1.35万人/公里/天,压制京沪,是许多二线省会城市的两倍多。

不出意外的话,今年广深又能重回人口增量排行榜top5了。

人口来来往往,而且去年哪怕人口回流,都依然是回流到一批二线城市。

或许这也已经看出城市价值的端倪了。

人随产业走,也随工作机会和收入走,这是趋势,年轻人就算不呆在一线城市,也会回二线城市。

今年有专家预测新生儿出生人口可能不足800万人,在人口增量减少的情况,人口流动的趋势变化一定是聚集化的。

很多人想回三四线城市躺平,在未来大概率是行不通的了。

为什么我们非常关注人口流动的趋势和变化,因为房子是为人服务的,楼市的终极需求端是人。

那么,在人口趋势发生变化的当下,我们应该从哪些维度来判断城市的价值?

除了人口之外,一定还有别的因素,比如人口结构比例、生人口数量、增速情况等等,分析城市价值一定是全盘的。

如果你想知道你所在城市是不是未来值得关注和长持的城市,如何学会判断的方法,可以扫码添加我们的微信,我们根据多重维度已经做了梳理,找出全国有价值的30个城市。

究竟为什么全国近300个城市却唯独只有不到30个才有价值,未来买房能赚钱的通道越来越窄,之前买了三四线城市房子的,要如何进行优化?

这次加我微信的朋友,我会免费赠送3门闭门直播课程大家可以先系统对房产有个认知。

城市是不可能均衡发展的。

资金不允许,规律也不允许。

尤其是我们国家很大,要完全性的均衡发展显然是不可能的。

但为了国家安全稳定,也不可能全部往东南沿海聚集,至少省会城市是不可能被放弃的。

所以未来的城市格局其实很清晰的。

城市群、都市圈。

目前就四个: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城市群、京津冀都市圈、成渝双城经济圈。

这些城市以及部分二线城市还有机会,而其余的小城市,大概率只剩下被虹吸的命运。

说到这,人口为什么必然流动,人为什么就必须得往大城市走,这是许多人不能理解的。

核心原因之一:

经济活动必然需要聚集。

复杂的经济活动需要更深入的知识分工,迫使个人缩窄其专业知识和专长。这种知识分工造成了很高的协调成本。

为了应对更复杂的经济活动,人口就需要聚集,换言之,人口高度聚集的地方,会拥有更复杂的经济活动。

是不是很难理解?

好,我尝试生活化场景给大家简单说说。

杭州的电商公司应该是全国聚集的了,这几年很多成名的网红甚至举家搬迁到杭州,就是为了更高效的工作。

过去杭州的公司想要和网红合作,需要把样品寄到网红所在的城市,针对样品的沟通都需要线上进行。

这就直接影响了工作效率,所以很多网红决定直接搬到杭州,上午寄样品下午收到,晚上直接面对面开会讨论,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而且相比其他城市,杭州拥有专业的电商人才,在招聘人才和人力成本上,也比其他城市要低。

这就是聚集的好处。

人随产业走,随工作机会走,这是不可逆的经济规律。

第二,要尊重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追求。

很多人嘴里喊着小城市幸福感强,有生活体验感,但生活的基础是生存。

在小城市能找到工作养活自己,这是基础的,其次是还能活的不错。

大家会发现很多工种在老家根本就没有的,你学运营的、广告创意、AI算法、影视后期剪辑等等。

对不起,在老家真没有匹配的岗位。

所以除了体制内工作,你能选择的少之又少。

我自己有很多同学,大学毕业后选择回老家工作,都是拼命往体制内挤,30岁才上岸的比比皆是。

小城市能够提供的岗位,绝大多数都是销售、文员、客服、出纳,请注意,我的用词是绝大多数。

可能你在小城市发现文凭不如关系好用。

而且很多人认为小城市虽然钱挣得不多,但物价低消费低啊。

讲真的,除了房价低之外,小城市的物价和大城市真的没差。

当然了,我不是说所有人都应该往大城市走,有些人是可以留在老家的。

这里,我借用网上的一句话,与大家共勉:

母弱出商贾,父强做侍郎,族旺留原籍,家贫走他乡。

父母弱,你就去学做生意改变命运。

父母强,你就背靠参天大树入室做官。

宗族强盛,你就利用家族的名望在本地发展。

家境贫寒,的出路就是远走他乡寻找机会。

所以,话说回来,人口为什么会聚集,且不断聚集?

因为经济活动的需要,以及基于个体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这是不可逆的规律,大家不妨参考国外发达国家的规律,同样如此。

既然聚集势不可挡,我们当下要做的无非就是2点:

1、尽可能在大城市配置资产,买不起一线城市,也可以买二线强省会城市。

2、如果你正在小城市,房子留一套自住即可,多出来的在未来可能是负担。

在这里我要说一下,其实很多朋友有一些很错误的资产配置观念。

比如很多人在老家买房,而且还是买多套房,你说他认可房产投资,他确实有钱就选择买房。

但你说他不认可,他又只在老家买房,大家一定要学会判断你老家的城市价值。

你老家的城市定位、人口流入、产业结构等等,有价值可以配置1-2套,没价值的趁机会置换。

另外,鸡蛋不要放在一个篮子里,既要有全国房产投资思维,也要有全球投资视野。

如果听不懂的,我建议你可以扫码加我微信,来我的闭门直播课程来听,加我微信的朋友,我会免费赠送3天的房产优化闭门直播课。

课程会给大家分析近期的政策,因为政策分析的话题比较敏感,只能在课程中说。

同时会告诉大家有10种房产是千万不能买的另外还会给大家传授一些快速卖房的方法,很多粉丝和我反馈,家里房子挂牌6个月了没卖出去,那是你没掌握到方法。

所以真的有买房和卖房需求的,可以扫码加我微信。

后我想说:

在选择城市的问题上,别用逆向思维去参考。

大城市除了满足人们收入需求外,还有消费需求和文化需求,随着青年接受新事物的丰富性,小城市的前瞻性必然是相对落后的。

大部分人会用脚步选择大城市发展的。

当然了,如果你非要说我要躺平,我只关注自我,我觉得小城市也很好。

没有正确与否,都是个人的选择而已。

但如果你有更长远的目光,有资产配置的需求,有下一代教育发展的焦虑,那显然应该:尊重规律,顺势而为。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作者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