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那些年楼市里的“大忽悠”!

来源:地产凝眸   2024-04-29 09:44:40

欢迎关注上方蓝色“地产凝眸”

随着深圳楼市进入新周期,曾经许多爆火的热词渐渐淡出我们的视线,甚至是销声匿迹!今天就来一波回忆杀,回顾那个不愁卖的年代,随便炒作一波就能起飞的热词,各个忽悠能力拉满!(注:以下排名不分先后)

PART 1

大深圳

本质上,所谓“大”,都是其它区域为了抱大腿而炒作的一种概念,例如临深片区会炒作“大深圳”,因为深圳“变大”,临深就大概率并入深圳了。随着各种限购政策出台以及深圳楼市自身难保,昔日的“大深圳”已无人再提。

美丽深圳

当然,如今“大深圳”也成为了一种现实,因为“大深圳都市圈”确定了,但随之而来的却是“临深”概念死去,都市圈的核心就是深圳,整个东莞、惠州都是在抱深圳的“大腿”,自然也包含昔日的临深片区。

说实话,部分人炒作“大深圳”,可能真的是希望深圳“大”一点,毕竟和其他一线城市相比,深圳确实非常小,仅相当于广州的1/4,不到上海的1/3、北京的1/8,甚至还不如多数二线城市,城市大了,才有更多的地去开发建设。

PART 2

空前片区

空前片区同样是其它区域为了抱大腿而炒作的一种概念,再加上前海和空港新城离得近,很容易就被绑定在一起。因为前海、空港新城变大了,辐射区域自然就变广了,说白了,就是为了炒房而推出的概念。赤湾就是代表,从顶峰时的10万+猛跌至6万+,至今仍看不到底。

前海一年一个样

时至今日,前海、空港新城自身尚需要时间发展,诸多配套还在缓慢兑现中,空前片区的概念自然就没人提了。

空港新城

当然了,整个空前片区(前海+空港新城)未来前景肯定是广阔的,尤其部分片区的地理位置还是非常不错的,只是需要仔细甄别,千万别掉进赤湾那样的“坑”里。

PART 3

宇宙中心(龙华)

如果要说过往深圳楼市具代表性的热词,“宇宙中心”(龙华)绝对是当仁不让的TOP1。要知道,连福田、南山都没敢自称“宇宙中心”,龙华是怎么敢的?虽然龙华已正式升级为深圳都市核心区,但凭借这一定位就要全方位对标福田、南山,特别是房价,显然就有些过犹不及了。

特别是如今龙华交通拥堵问题特别严重,别说和福田、南山比了,就是连光明都比不过,居住体验感并不好正所谓“打铁还需自身硬”,龙华想要真正成为“都市核心区”,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更不用说成为“宇宙中心”了。

龙华八号仓片区拥堵现象严重

需要注意的是,近期深圳频频迎来特大暴雨,龙华已然成为积水重灾区,堪称“大雨大淹、小雨小淹”,各大媒体平台有诸多视频爆出龙华积水问题,更有项目直接被水淹,堪称现实版“水帘洞”!当然了,其它区域也有积水问题,但至少同为都市核心区的福田、南山要好得多,出现积水问题的地方往往处于非核心地段,就连昔日的“老大哥”罗湖,整体积水问题也少的多。(注:对比方式为近日媒体平台发布区域相关积水内容的频率)

图源抖音

PART 4

借“东风”炒作东部楼市

2016年,深圳计划总投资1.4万亿元,完成项目342个,其中“十三五”期间计划投资5600亿元,将东部地区发展成为深圳乃至更大区域的新发展极,与“福田-罗湖”中心,“南山-前海-宝安”中心一起,共同推动深圳形成东西均衡、南北协调、周边协同的发展新格局。

回过头来重新看东进战略,这是城市发展的一个大战略,却屡屡被东部的地产项目、炒房团体借势炒作,显然有些过了。只是这1.4万亿元的金额确实吸引眼球,导致诸多东部项目借势炒作,甚至连惠州临深片区都来炒作这一战略,因为靠近深圳东部,确实属于深圳东进战略的一级辐射圈内。

东进战略在知乎上引起热议

毫无疑问,东进战略意义重大,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才会得到业内外诸多关注和支持。毕竟深圳本就,东部迎来发展是必然的事情,只是这和楼市真的有那么大的关系吗?

PART 5

东部中心

在东进战略之下,东部中心一词随之登上各大媒体头条,但有趣的是,龙岗、坪山多个板块均称自己是“东部中心”,如龙岗中心城、大运新城、坪山中心城等,显然也是过犹不及了。这东部还没发展起来,就开始抢“东部中心”了。当然了,东进战略《行动方案》明确提出,要建设包括龙岗中心城区和坪山中心城区在内的东部中心,这其中并未说到其它板块。

还是那个问题,整个东进战略需要一个很长的周期去落地,过早、过高炒作“东部中心”这一概念,反而会伤害到东部片区。如今东部楼市可谓降到冰点,龙岗、坪山不少项目均降到“2”字头,甚至有位于核心地段的大品牌项目。大运新城就更惨了,房价有些崩盘,纵使是昔日的明星楼盘,也从顶峰时的8万+掉到如今的4万+,妥妥被“腰斩”!

图源网络

好了,关于深圳楼市曾经爆火、如今销声匿迹的热词,今天就盘点到这了。事实上,这些热词也谈不上是“谎言”,只是在宣传上有些过犹不及了,炒作意图十分明显,有不少购房者中招,从这个角度来说,说是 “大忽悠”并不为过。

衷心希望开发商们还是在产品上多做文章,给购房者提供一个品质高的住所,这样子就算购房者高价买入,至少也找不到合适的理由去维权,况且用来自住的话,房价下跌也不会对居住产生什么影响。

怕的就是房子卖得好时,开发商不认真做产品,品质方面频频出问题;如今面对卖不动的行情,资金流转不起来,更要在品质方面偷工减料,终受害者永远是购房者,这就说不过去了。

购房置业,少则数十万,多则数千万,怎能纸上谈兵?怎能没有指引?地产凝眸23年房地产行业从业经历,历经房地产开发、营销代理、地产评论多行业实战,国家建设部、人事部2002年首批房地产经纪人资格证书获得者,房天下2017年度人气爆棚答主奖、今日头条青云计划获奖者、百城千盘优秀奖获得者,深圳市TOP10地产影响力自媒体,欢迎私聊!

历史文章请点击: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作者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