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买房 >房产问答 >银行贷款 >贷款流程 >详情

偿还房贷有等额本金与等额本息两个还款法,选择哪个好些?

138****6532 | 2012-10-29 10:05:23

已有4个回答

  • 137****6225

    看你有多少钱吧

    查看全文↓ 2012-10-30 13:10:39
  • 133****0518

    看你自己的经济状况吧。两者各有好。

    查看全文↓ 2012-10-30 09:38:56
  • 138****5147

    看你经济条件来着的。

    查看全文↓ 2012-10-29 10:05:48
  • 147****1406

    等额本息还款法:每期还款额中的本金都不相同,前期还款金额较少,本息合计每月相等。这种还款方式由于本金归还速度相对较慢,占用资金实际较长,还款总利息相对较高。等额本金还款法:在整个还款期内每期还款额中的本金都相同,偿还的利息逐月减少,本息合计逐月递减。这种还款方式前期还款金额较大,还款总利息相对较低。如果资金宽裕,建议使用等额本金还款法,如果资金紧张,为减轻生活压力,建议使用等额本息还款法。

    查看全文↓ 2012-10-29 10:05:38
贵阳买房交流群-92群(364)

相关问题

  • 银行商业贷款**常用的两种还款方式是等额本息还款和等额本金还款两种。其中,等额本息还随着逐月还款本金占比越来越重。而等额本金还款本金又是固定的,利息会随着逐月还款逐渐减少。 等额本息还款法即把按揭贷款的本金总额与利息总额相加,然后平均分摊到还款期限的每个月中,每个月的还款额是固定的,但每月还款额中的本金比重逐月递增、利息比重逐月递减。这种方法是目前**为普遍,也是大部分银行长期推荐的方式。 一、等额本息计算公式 〔贷款本金×月利率×(1+月利率)^还款月数〕÷〔(1+月利率)^还款月数-1〕 等额本金计算公式:每月还款金额 = (贷款本金 ÷ 还款月数)+(本金 — 已归还本金累计额)×每月利率 其中^符号表示乘方。 举例说明 假设以10000元为本金、在银行贷款10年、基准利率是6.65%,比较下两种贷款方式的差异: 等额本息还款法 月利率=年利率÷12=0.0665÷12=0.005541667 月还款本息=〔10000×0.005541667×(1+0.005541667)^120〕÷〔(1+0.005541667)^120-1〕=114.3127元 合计还款 13717.52元 合计利息 3717.52万元 等额本金还款法 : 每月还款金额 = (贷款本金÷还款月数)+(本金 — 已归还本金累计额)×每月利率 =(10000 ÷120)+(10000— 已归还本金累计额)×0.005541667 首月还款 138.75元 每月递减0.462元 合计还款 13352.71元 利息 3352.71元 二、等额本息法与等额本金法的主要区别 等额本息法的特点是:每月的还款额相同,在月供中“本金与利息”的分配比例中,前半段时期所还的利息比例大、本金比例小,还款期限过半后逐步转为本金比例大、利息比例小。所支出的总利息比等额本金法多,而且贷款期限越长,利息相差越大。但由于该方式还款额每月相同,适宜家庭的开支计划,特别是年青人,可以采用等额本息法,因为随着年龄增大或职位升迁,收入会增加。 等额本金法的特点是:每月的还款额不同,它是将贷款额按还款的总月数均分(等额本金),再加上上期剩余本金的月利息,形成一个月还款额,所以等额本金法第一个月的还款额**多 ,尔后逐月减少,越还越少。所支出的总利息比等额本息法少。但该还款方式在贷款期的前段时间还款额较高,适合在前段时间还款能力强的贷款人,年龄大的可采用等额本金法,因为随着年龄增大或退休,收入可能会减少。 三、等额本息提前还款划算吗? 等额本息还款方式每月偿还的贷款本金与利息总和固定,月还款压力均衡,但各月所还本金和所还利息此消彼长——贷款还款前期偿还的利息多、本金少,还款后期偿还的本金多、利息少。 如果提前还清贷款,一次性得还的金额为剩余本金和至还清贷款当日的未还利息。提前还款节省利息的多少跟提前还清贷款的时间有关,同一笔贷款,提前还的时间越早,节省的利息越多。 适合提前还贷的人需要符合以下三个条件:首先,选择了等额本息还款法并且处于还贷前5年之内,这样的人可以提前还贷,因为可以省下很多利息。其次,自己手上有闲余资金,但又苦于没有其他投资途径,或者投资收益率小于贷款利率。**后,不久的将来有大笔开支的可能性较小。

  • 贷款买房的人都有这样的困惑,到底等额本金与等额本息选哪个好呢?二者有啥区别?哪个更划算呢? 1、什么是等额本息还款? 等额本息还款,也称定期付息,即借款人每月按相等的金额偿还贷款本息,其中每月贷款利息按月初剩余贷款本金计算并逐月结清。把按揭贷款的本金总额与利息总 额相加,然后平均分摊到还款期限的每个月中。作为还款人,每个月还给银行固定金额,但每月还款额中的本金比重逐月递增、利息比重逐月递减。 2、什么是等额本金还款? 等额本金还款,又称利随本清、等本不等息还款法。贷款人将本金分摊到每个月内,同时付清上一交易日至本次还款日之间的利息。这种还款方式相对等额本息而言,总的利息支出较 低,但是前期支付的本金和利息较多,还款负担逐月递减。这种方式很适合目前收入较高,但是已经预计到将来收入会减少的人群。实际上,很多中年以上的人群, 经过一段时间事业打拼,有一定的经济基础,考虑到年纪渐长,收入可能随着退休等其他因素减少,就可以选择这种方式进行还款。 3、等额本息还款方式与等额本金还款方式有何区别? 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等额本息还款方式每期还款金额相同,即每月本金加利息总额相同,贷款人还贷压力均衡,但利息负担相对较多; 等额本金还款方式每月本金相同,利息逐渐减少,前期还款压力大,但以后的还款金额逐渐递减,利息总负担较少。 4、额本息还款与等额本金还款哪种还款方式更有利? 具体选择哪一种还款方式更为有利,不能一概而论,应根据个人情况进行选择。在贷款金额相同的情况下,等额本金的前期还款较等额本息要高,因此初期还款压力会比较大。 对于刚刚工作不久的买房人来说,由于前期收入较少,不妨选择等额本息的还款方式以缓解当前的生活压力,在未来收入升高后再进行提前还款,这样同样可以节省利息;而对于中年人来讲,事业已处于巅峰期,预期收入将可能逐年下降,此类人群选择等额本金的方式比较适宜,在未来收入降低时还款数额也将减少,以免将来发生入不敷出的风险。 此外,虽然等额本金的利息总额低于等额本息,但考虑到通货膨胀的因素,也许未来节省的利息总额的购买力会被大大削弱,同时买房人前期又承担了较大的还款压力,这样算来选择等额本金的还款方式或许有些得不偿失了。

  • 其实人民银行规定的这两种还款方式,计算利息的原理实际是相同的,借款人选择哪种还款方式,我们认为应根据自己家庭经济收入状况及自己合理的资金投资情况来决定,现在收入较高,而将来有可能收入减少的借款人,宜选择“等额本金还款法”,反之,则可选择“等额本息还款法”。

  • 等额本息还款法即把按揭贷款的本金总额与利息总额相加,然后平均分摊到还款期限的每个月中,每个月的还款额是固定的,但每月还款额中的本金比重逐月递增、利息比重逐月递减。这种方法是目前**为普遍,也是大部分银行长期推荐的方式。  等额本息等于前期还款的时候利息部分较多,本金部分较少,所以利息才会比等额本金的高很多。银行的贷款利息是按照每天计算的不会说多算利息,只是等额本息是先还利息,本金后面还。  等额本金还款,是指贷款人将本金分摊到每个月内,同时付清上一交易日至本次还款日之间的利息。这种还款方式相对等额本息而言,总的利息支出较低,但是前期支付的本金和利息较多,还款负担逐月递减。等额本金还款法是一种计算非常简便,实用性很强的一种还款方式。  二者的区别:两种还款方法都是随着剩余本金的逐月减少,利息也将逐月递减,都是按照客户占用管理中心资金的时间价值来计算的。由于“等额本金还款法”较 “等额本息还款法”而言同期较多地归还贷款本金,因此以后各期确定贷款利息时作为计算利息的基数变小,所归还的总利息相对就少。

    全部4个回答>
  • 贷款买房的人都知道,贷款买房一般分有“等额本息”和“等额本金”两种偿还方式。虽然这两种方式只有一字之差,其各自的含义却有很大的不同。一字之差区别很大等额本息是在还款期内,每月偿还同等数额的贷款(包括本金和利息)。特点:等额本息还款法本金逐月递增,利息逐月递减,月还款数不变;相对于等额本金还款法的劣势在于支出利息较多。但该方法每月的还款额固定,可以有计划地控制家庭收入的支出,也便于每个家庭根据自己的收入情况,确定还贷能力。等额本金也叫递减还款法,是头一期数额**高,**后一期数额**少且后一期比前一期的还款数额逐渐较少的一种还款方式。特点:等额本金还款法本金保持相同,利息逐月递减,月还款数递减;由于每月的还款本金额固定,而利息越来越少,贷款人起初还款压力较大,但是随时间的推移每月还款数也越来越少。在贷款期限、金额和利率相同的情况下,在还款初期,等额本金还款方式每月归还的金额要大于等额本息。但按照整个还款期计算,等额本金还款方式会节省贷款利息的支出。根据自身需要选择从总的方面来说,等额本金还款方式适合有一定经济基础,能承担前期较大还款压力,且有提前还款计划的借款人。等额本息还款方式因每月归还相同的款项,方便安排收支,适合经济条件不允许前期还款投入过大,收入处于较稳定状态的借款人。若拿这两种还款方法来做比较,以**终到期来算,等额本息比等额本金要多付出可观利息。但至于哪种方式更划算,两种方式更有千秋,购房者需从自身的经济状况出发考虑,不可盲目跟风。

    全部3个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