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本地城镇户籍居民的住房数量已超过一户一套,基本达到一人一间的水平。但由于租金连年上涨,外来常住人口住房压力越来越大,住房状况甚至恶化。 昨天,北京工业大学、中共北京市委社会工作委员会(北京市社会建设办公室)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了《社会建设蓝皮书(2013)》。报告称,8成以上北京户籍城镇居民家庭居住条件在二居室以上;而绝大多数外来常住人口没有能力在京购房,只能选择租房居住。以2011年平均工资计算,即便房子租在昌平,房租也要占到工资的4成。 报告援引北京市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的数据称:当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29.26平方米。总体来看,绝大多数北京户籍城镇居民家庭住房质量较高,空间可以满足基本需求,部分家庭居室宽敞。这份报告认为,除了部分无房户,北京城镇居民住房问题的基本需求大体得到满足,大多数城镇居民正处于追求住房质量的阶段。 81.3%的城镇居民家庭居住二居室、三居室、四居室或者独栋住宅,大多数家庭房间基本够用,达到一人一间。 按照住房类型分,89.6%的居民居住在成套住宅里,只有0.8%的居民住在普通楼房里,9.6%的城镇居民住在平房或者其他住宅里。 与此同时,外来人口中的私营企业负责人和部分专业技术人员在北京购买了商品房,其中有很多老板购买了多套住房。 但“限购令”让外省市人口在京购房人数减少了2成以上。报告称,北京对外来人口限购住房以前,商品房的1/3被外来人口购买。限购令施行以后,外来人口买房比例大大下降——2011年,外省市个人占期房购买者的比例只有10.1%,当年外省市个人在北京购房仅有21948套。 不过绝大多数外来常住人口没有能力在京购房,只能选择租房居住。蓝皮书强调,由于北京住房租金逐年上涨,外来常住人口住房压力也越来越大,住房状况甚至恶化。 2011年,北京租赁市场成交142.8万套,首都功能核心区和城市功能拓展区住房平均每套月租金达3100元,全市住房月平均租金49.1元/平方米,同比涨幅11%。 报告称,能租赁成套住房的住户大体是外来人口中的精英群体,即其中的企业负责人和专业技术人员。但占外来常住人口比例84.4%的新移民工人,大多数只能选择租住“城中村”的农民住宅、地下室、工棚以及群租房等非正规住房来安身。 北京城镇户籍居民开始改善住房质量,而大量的非正式移民和新正式移民还未满足基本的需求。新正式移民住房负担沉重,住房质量较低;非正式移民即外来人口的住房条件低劣。 报告表示,2012年北京的人均GDP已经达到13797美元,但北京住房总体上还相当于西方国家20世纪60年代的水平,住房数量问题还未解决。有部分人开始追求住房的质量,而另外一部分人住在地下室、城中村等非正规住房里,还有部分人选择群租住房,使得北京大量的正规住房非正规化。北京常住居民的收入落后于经济增长,北京住房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经济发展。
北京人均住房面积是多少 北京人均住房标准是什么
144****9813 | 2016-06-27 12:16:43
已有1个回答
-
132****4047
北京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发布通知,明确购买第二套住房的贷款发放对象仅限于现有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低于29.4平方米的家庭。
查看全文↓ 2016-06-27 16:44:00
通知表示,北京市统计局公布2011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为29.4平方米。所以,购买第二套住房的贷款发放对象,确定为现有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低于29.4平方米(不含)的缴存职工家庭。也就是说,首套住房人均居住面积超过29.4平方米的,购房者申请公积金二套房贷将被拒。通知已于昨天下发,当日起开始执行。
2010年11月29日,北京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曾出台规定,购买第二套住房的公积金个人贷款发放对象,仅限于现有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低于北京市统计局**新公布的城镇居民人均住宅建筑面积的缴存职工家庭。缴存职工家庭包括借款人、配偶及未成年子女。购买第二套住房的公积金个人贷款用途仅限于购买改善居住条件的普通自住住房。不得向所购第二套住房为公寓、别墅及其他高档住宅的借款人发放公积金个人贷款。
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北京在2012年执行的标准为原房屋人均居住面积高于且包含28.81平方米的,购房者申请公积金二套房贷将被拒贷。今年执行的标准有所变化,主要原因是全市人均住房面积增加。按照正常的3口之家计算,第一套住房面积低于88.2平方米的,再买房时可使用公积金贷款。“正常调整,与楼市调控政策放松或者收紧无关。”
相关问题
-
答
-
答
近日,北京市“十二五”统计公报公布,报告显示,北京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1.69平方米。你家是不是又拖后腿了? 北京市“十二五”统计公报公布 常住人口增加18.9万 2月15日,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发布了《北京市2015年暨“十二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公报数据显示,2015年末全市常住人口2170.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8.9万人。其中,常住外来人口822.6万人,占常住人口的比重为37.9%。常住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323人,比上年末增加12人。2015年末全市户籍人口1345.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1.8万人。 这么多人,有多少钱可花? 数据显示,2015年,全年城镇新增就业42.6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1.39%,就业形势保持稳定。全年居民消费价格平均上涨1.8%,为近5年以来较低水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低位运行。 同时,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8458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实现与经济发展同步。其中,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实际增长7%和7.1%,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高。 这些人都住多大房子? 公报数据显示,到去年底,北京常住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323人,比上年末增加12人;北京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1.69平方米。 此外,北京人口分布趋于均衡,常住人口分布呈现向城市发展新区聚集的趋势。2015年末,城六区常住人口为1282.8万人,占全市的59.1%,比2010年下降0.6个百分点。生态涵养发展区常住人口为190.8万人,占比下降0.7个百分点。城市发展新区为696.9万人,占比提高1.4个百分点。 看到这些信息,是不是又有很多人要大声疾呼自己拖北京人民的后腿了。其实这些数据也是有背景支撑了。 首先,所谓城镇人口是指有北京户籍的北京居民,而不包括流动人口及无户籍常住人口; 其次,城镇人口是指北京包括郊区县在内的所有城镇户籍人口,而非仅指城八区。 平均每人31.69平方米还不能算小康 当然,报告与现实有反差,也是见惯不怪的现象。但是即便是人均达到这样的数据,离小康还是有一些差距,因为此前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提出的全面小康社会居住目标是城镇人均住房面积可是35平米呢。
-
答
编者按:沈阳人的生活水平不断地提高,不仅体现在奢侈品消费全国位居前列上,还体现在住房上。那么,沈阳现在人均住房面积有多少呢?这个数字有什么内涵呢? 沈人均住房面积大幅提升惹质疑 你拖后腿了吗 2010年沈阳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为27.92平米 据《沈阳晚报》报道:2010年沈阳市284万家庭户住房建筑面积为21040万平方米,户均住房建筑面积由2000年第五次普查时的57.06平方米上升为74.10平方米;人均住房建筑面积由“五普”时的18.80平方米提高到27.92平方米。 由数字看来,沈阳人的居住条件逐步变好,房间是越来越宽敞,幸福感自然没话说。沈阳市民张先生看到报道感慨的说:“从来没有算过自己家的人均住宅平米数,数字其实不大重要,主要是真实的感受。过去4口人挤在30平的房子里,恨不得把人掉在墙上呆着,现在搬到90多平的房子里,生活果真是好了啊。” 全国人均住房面积36平 沈阳“大涨” 据8月6日的《北京日报》报道指出:日前,北京大学发布《中国民生发展报告2012》。调查显示,去年全国家庭现住房完全自有率为84.7%。全国家庭的平均住房面积为116.4平方米,人均住房面积为36平方米。沈阳前年的人均住房面积为27.92,而**近却因为专家们的调查,涨到了36平方米,是不是该感到幸福呢? “80后”的小黄频频摇头:“和很多外地的同学比,和‘蚁族’比,我还是比较幸福的,住在爸妈的房子里,咱家也就80平,虽不大但还算宽敞。我家只有一套房,算算,人均连30平都不到,咋就达到36平了呢?那些居住条件比我家还不好的,估计也很疑惑吧。” 各界质疑不断 反应楼市仍需调控回归健康 看到专家的报告,网友们纷纷质疑:又被平均了;又拖了全国人民的后腿……专家近日回应称:调查披露的是全国平均数,只起到了简要概括的作用,会抹杀内部的差异。而实际上,社会不同阶层中间的内部差异很大。比如有的人是几套房,远远大于平均数,而很多“80后”、“90后”还是“蚁族”。他认为,在网络上发出声音的往往是那些没有达到平均数标准的群体,而超过平均数的却往往是“暗暗窃喜”。 由质疑声当中,我们可以看到,符合报告中数据的“全国人民”还只能说是“部分”,剩下的部分或是剩下的大部分,仍达不到标准。我们暂且不去评论这些数据有没有真正的用途,还是专家用来换取研究经费的工具,单从网友们的反应看来,部分人的居住条件还是不理想的。他们或许是来自异地的打工仔,他们或许是在努力奋斗的本地人,日趋增长的房价,让他们望房退步。别说人均36平了,他们就连住房都没有。而那些拥有几套住房的人,平均下来又远远超出。除了贫富差距,还说明房子如今成了奢侈品,而非必需品。拥有多套房子的人,炒房卖房导致房价越来越高,市场越来越不健康。 数据不能代表什么,更重要的是把房价控制好,让实际情况达到理想标准,不要让人们感觉自己又拖了后腿。
-
答
2012年全国家庭住房建筑面积的中位数(统计总体中处于数列中间位置的数值)为100平方米,城镇和农村家庭分别为80和120平方米。江苏省作为二线强的省份,房地产行业的发展也已经走过了十多个年头,那江苏省的人均住宅面积是否已经向全国人均建筑面积的中位数看齐了呢? 江苏人均住房面积 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日前公布的数据称,截至2012年,江苏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分别达到35.2平方米和49.9平方米,比2011年分别增长了0.5平方米和1.3平方米,该数字已远超“小康”对住房人均30平方米的要求。 “数字只要一平均,生活就变美了,无房一族也能摊上30多平米的‘幻觉房’,反正我现在是没攒够**起码的30多万买这30多平的房子”,方铮来南京打拼5年了,虽然已在这里落了户,但买房子对他来说还是较为吃力:“就像前段时间的‘房姐’,她个人名下在北京就有将近2000平米的房子,就她这数一平均,能让几十个人摊上有房一族。可现实呢,伤不起的房价让许多真正有居住需求的人挡在门外了。” 虽然购房的巨大呼声主要来自普通阶层,但房价涨跌其实由一个更富裕的阶层决定,真实世界的购房主力群体,收入水平远比统计数据中的工薪阶层高。 提及江苏的房价,江苏住建厅厅长周岚说,虽然江苏的房地产投资建设规模和销售规模,都是全国第一,但江苏省的房价则低于东部沿海省市的平均水平。 “这样的比较对工薪阶层来讲没多大实用意义,让普通百姓真正能居有定所才**重要”,方铮称。 而对于能够解决低收入人群住房的保障房建设,江苏省住建厅的数据称,到2015年,江苏住房保障覆盖面扩大到20%的城镇家庭,解决城镇中等偏下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以及城镇新就业和外来务工人员的租房困难。 截至2013年底,江苏将形成200万套(间)以上的住房保障能力。2013新开工的保障性住房23万套,基本建成18万套,发放廉租房租赁补贴4万户。这些任务已于26日分解到江苏的13个地市,并按要求在11月30日前完成。
-
答
2012年全年柳州房地产开发投资230.27亿元,增长15.6%,全年商品住宅投资108.93亿元,比上年增长2.1%,全年各类保障性住房投资43.23亿元,增长83.57%,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6.64平方米,比上年增加0.05平方米,增长0.14%。 柳州人均住房面积 2012年,面对错综复杂和异常严峻的发展形势,在柳州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市委提出的“传承创新,稳中求进,重点突破,全面发展,努力建设‘五美五好’柳州” “二十六字方针”,凝心聚力,克难攻坚,砥砺奋进,保持了国民经济稳定发展的良好势头,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展。根据近日柳州统计局发布的《柳州市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2012年全年柳州房地产开发投资230.27亿元,增长15.6%。 2012年柳州全年商品住宅投资108.93亿元,比上年增长2.1%。商品房施工面积1796.71万平方米,增长5.8%,其中住宅1359.16万平方米,增长5.5%。商品房竣工面积 237.92万平方米,下降28.4%,其中住宅191.92万平方米,下降28.5%。商品房销售面积349.45万平方米,增长9.4%,其中住宅 322.23万平方米,增长6%。商品房销售额165.75亿元,增长24.4%,其中住宅138.33亿元,增长15.9%。 全年各类保障性住房投资43.23亿元,增长83.57%;保障性住房施工面积444.77万平方米,下降72.12%;保障性住房竣工面积59.76万平方米,增长27.8%;保障性住房竣工7576套,增长13.4%。 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 14115元,增长9.34%。其中,食品类支出 5851元,增长9.36%;衣着类支出1061元,增长11.53%;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类支出951元,增长11.85 %;医疗保健类支出806元,增长8.97%;交通和通讯类支出 1977元,下降6%;教育文化娱乐服务类支出1586元,增长 13.07%;居住类支出 1468元,增长21.97%;其他商品和服务类支出414元,增长34.84%。 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1.45%。 2012年柳州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6.64平方米,比上年增加0.05平方米,增长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