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屋网 >房产问答 >其他 >其他 >详情

**近在选房子,请问,房子认筹是什么意思

147****1492 | 2018-07-19 16:38:23

已有3个回答

  • 138****8205

    房产就是 购房者提前交ding金,开盘后优先享受购房权利。不过有很多开发商涉及法律风险,属于非法集资,如果开发商跑路,购房者的钱就拿不回来了,凤凰网和腾讯财经各大网站**近很多报道,通过第三方平台收取认筹款到期之后可以选择购房或者不购房。
    规避了开发商的经营风险和道德风险。这样的平台有:认筹宝,平安好房,目前这类平台正处于初创阶段,还不是很多。

    查看全文↓ 2018-07-19 16:38:56
  • 156****4570

    简单的说就是花钱买一个排队的号,等他一开盘,就按这个号的顺序买房子,是开发商的一个营销手段,通过认筹来聚集人气、观察市场、确定下一步价格、销售策略,一般是可以退的

    查看全文↓ 2018-07-19 16:38:49
  • 133****9905

    一、认筹是是房地产开发商在没有取得"预售许可证"之前的非法活动,旨在收取一定的“认筹金”,其目的是为了圈住一部分客户。 是国家明令禁止的。
    二、认筹的陷阱:
    陷阱一:“认筹”楼盘大多没有预售许可证
    搞“认筹”的楼盘几乎都有一个共同特征——没有取得《预售许可证》。
    陷阱二:变相占用消费者资金
    取得“认筹”资格时,消费者都将被要求交纳一笔数额不菲的“认筹诚意金”。一般为数千、数万至几十万不等。
    陷阱三:排队之“谜”几乎所有的楼盘在“认筹”之时都要排队,坊间也流传着不少人雇用农村进城务工人员排队、甚至有人提前彻夜排队“认筹”的说法。
    陷阱四:故意控制房号
    记者从知情者处获悉,不少开发商及代理商在“认筹”时,往往故意控制房屋销售的数量有些楼盘往往只放出1/3的房屋,这1/3的房屋销售完了之后就对外声称“全部售罄”,从而故意制造楼盘热销的假象。“越说房子卖完了,消费者越急,越急就越想买。但等不到多久,就会发现有人愿意转手,但价格自然高出了很多。”专家警告说,“这往往都是开发商或中介在当中做的手脚。”
    陷阱五:开发商随时提价,优惠成“空中楼阁”
    所谓的“认筹”一般都有折扣。一般的楼盘都会以折扣2至3个百分点等优惠方式吸引消费者前来“认筹”。不过,有专业人士指出,这种“优惠”其实完全是虚幻的。因为,在“认筹”阶段,开发商一般不会公布销售价格,如果“认筹”的人数超过预期,开发商将立即提价。如此一来,之前的所谓优惠无疑是“空中楼阁”。

    查看全文↓ 2018-07-19 16:38:44

相关问题

  • “认筹”暗藏了种种“玄机”,要谨防“认筹陷阱”1、“认筹”楼盘大多没有预售许可证搞“认筹”的楼盘几乎都有一个共同特征——没有取得《预售许可证》。很多楼盘是在建设过程中就开始了认筹的,那个时候房子预售许可证估计还没有办下来呢。2、故意控制房号不少开发商及代理商在“认筹”时,往往故意控制房屋销售的数量。知情者打了一个比方,有些楼盘往往只放出1/3的房屋,这1/3的房屋销售完了之后就对外声称“全部售完”,从而故意制造楼盘销售的假象。“越说房子卖完了,消费者越急,越急就越想买。但等不到多久,就会发现有人愿意转手,但价格自然高出了很多。”专家警告说,“这往往都是开发商或中介在当中做的手脚。”3、变相占用消费者资金取得认筹资格时,消费者都将被要求交纳一笔数额不菲的“认筹诚意金”。一般为数千、数万至几十万不等。尽管开发商均承诺,“认筹诚意金”可无条件无息退还。但有专家则认为,这实际是一种无偿占用消费者资金的“融资方式”。另外,有专家提醒这些‘认筹诚意金’,政府及其他机构并无任何监管措施。一旦项目出现问题,开发商卷款而逃,受损失的就是消费者本人了。4、开发商随时提价,**成“空中楼阁”所谓的“认筹”一般都有折扣。一般的楼盘都会以折扣2至3个百分点等**方式吸引消费者前来“认筹”。不过,有专业人士指出,这种“**”其实完全是虚幻的。因为,在“认筹”阶段,开发商一般不会公布销售价格,如果“认筹”的人数超过预期,开发商将立即提价。如此一来,之前的所谓**无疑是“空中楼阁”。5、排队之“谜”几乎所有的楼盘在“认筹”之时都要排队,坊间也流传着不少人雇用农村进城务工人员排队、甚至有人提前彻夜排队“认筹”的说法。为何会有“乐此不疲”的排队现象呢?有知情者道出了其中的奥妙:一些开发商、代理商、“炒房者”就是要营造这种极端热闹的氛围,制造出楼盘“供不应求”的假象,不明就里的消费者看到越是排队的人多,越觉得房子难买;越觉得房子难买,就越愿意排队。而那些尽管排了队,也交了“认筹诚意金”但较后并未抽中选房权的消费者就越愿意出钱从“炒家”手中买到选房权、甚至再出更高的价格从“炒家”那里买房。6、“排队”有奥妙,“解筹”也暗藏“杀机”。由于在一般情况下交纳“认筹诚意金”之后,即可参加抽号(通过抽签的方式在所有认筹者中抽得获得选房权者),而且“认筹诚意金”可无条件退还,这就给“炒家”提供了机会。知情者介绍说,“炒家”一般都会“一盘多认”,也就是在同一个楼盘内多次“认筹”,而“认筹”数越多,被抽中的机会就越大,往往抽中一个号转手就能卖钱。更有甚者,那些“有门路”的人往往通过关系在一开始就先占个“号”,然后再转手倒卖。

    全部4个回答>
  • 认筹的陷阱:陷阱一:“认筹”楼盘大多没有预售许可证搞“认筹”的楼盘几乎都有一个共同特征——没有取得《预售许可证》。陷阱二:变相占用消费者资金取得“认筹”资格时,消费者都将被要求交纳一笔数额不菲的“认筹诚意金”。一般为数千、数万至几十万不等。陷阱三:排队之“谜”几乎所有的楼盘在“认筹”之时都要排队,坊间也流传着不少人雇用农村进城务工人员排队、甚至有人提前彻夜排队“认筹”的说法。陷阱四:故意控制房号记者从知情者处获悉,不少开发商及代理商在“认筹”时,往往故意控制房屋销售的数量有些楼盘往往只放出1/3的房屋,这1/3的房屋销售完了之后就对外声称“全部售罄”,从而故意制造楼盘热销的假象。“越说房子卖完了,消费者越急,越急就越想买。但等不到多久,就会发现有人愿意转手,但价格自然高出了很多。”专家警告说,“这往往都是开发商或中介在当中做的手脚。”陷阱五:开发商随时提价,优惠成“空中楼阁”所谓的“认筹”一般都有折扣。一般的楼盘都会以折扣2至3个百分点等优惠方式吸引消费者前来“认筹”。不过,有专业人士指出,这种“优惠”其实完全是虚幻的。因为,在“认筹”阶段,开发商一般不会公布销售价格,如果“认筹”的人数超过预期,开发商将立即提价。如此一来,之前的所谓优惠无疑是“空中楼阁”。

    全部3个回答>
  • 所谓的认筹并不是比较规范的房地产销售行为,即交一定金额的定金,定金的形式很多种、如认筹金、诚意金、物业维修基金等等,主要是为了规避国家不允许楼盘无证提前销售的行为,在缴纳定金后,既可以选房,当正式销售的时候,直接进行购买该套房源。

    全部3个回答>
  • 房子认筹其实就是开发商的一种促销手段,利用前期的认筹,可以筛选出一部分有购买意向的购房者,并且推出各种各样的优惠条件,其主要目的还是为了能够更好的销售房屋,也可以说是开发商对自己房屋销售情况的摸底测验,对于一些比较好的楼盘或者是性价比比较高的楼盘,目前基本上都需要排号认筹,使购房者产生恐慌心理,把理性的买房行为转化为感性的行为。大多数的认筹过程就是开发商在取得房屋预售许可证之后,会通过一系列的宣传或者是买房的优惠方式,让购房者交一定金额的认筹金留下可以买房的资格,同时能够优先的选房,已经获得认筹资格的购房者,在等到真正开盘之后就会直接签购房合同,对于真实想要购买房屋的人来说,虽然没有什么坏处,还能够享受到一定的优惠政策,但是在缴纳酬金的时候,还是要慎重。

  • 认筹,是房产开发商的一种促销敛财手段。任何形式的“认筹”、“内部认筹”“VIP排号”等行为,都是房地产开发商在没有取得“预售许可证”之前的非法活动,是国家明令禁止的。“认筹”的具体操作大致有以下几个环节。首先是消费者去开发商那里填写个人资料,在交纳一笔数额不菲的“诚意金”后,将领取到一张叫VIP卡、VIP护照、VIP消费卡或认筹卡等名称五花八门的“证书”。拿到这些“证书”之后,消费者即获得了“认筹”资格。但往往有“认筹”资格的消费者的数量会远远超过楼盘实际推出的房屋数量。第二步就是所谓的“解筹”(一般的开发商在取得预售资格后才开始“解筹”)。在“认筹”数超过实际可提供的房屋数量的情况下,开发商一般采取“抽签”的形式,从已“认筹”的消费者中“抽”出可以选房者。之后,被抽中的选房者再统一选房号统一交首期,统一签署认购书或预售合同,挑中房号后,将与开发商签订“认购合同”。之后再是签订《预售合同》或者《房地产买卖合同》。据说,所谓“认筹”是深圳开发商从香港同行那里学来的一个楼盘营销手段,不过,淮橘成枳,“认筹”来到内地之后,却正以另外一种形态“肆虐”开来。认购,简单说来,即是开发商承诺在一定期间内保证不将房屋卖给除认购人以外的第三人,认购人则保证将在此期间内遵循协议约定的条款与开发商就买房事项进行商谈。这种认购行为的主要特征是买卖双方约定的为将来订立合同而谈判的义务,而并非**终达到签约。《房屋认购协议书》与《商品房买卖合同》不同。在**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颁布前,《房屋认购协议书》的性质属于意向书,一方不履行承担的是缔约过失责任,而承担缔约过失责任的方式是定金。但是,在该《解释》颁布后,其中第2条承认了预约合同的效力,为此,《房屋认购协议书》属于预约,一方不履行承担的是违约责任,另一方可以主张违约赔偿。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对于购房人合法权益的保护。

    全部4个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