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屋网 >房产问答 >其他 >其他 >详情

代取公积金靠谱吗

136****7368 | 2018-07-19 21:21:51

已有3个回答

  • 142****0983

    一般光明正大管你要手续费的还是可信的,不嫌麻烦可以弄个装修理由,然后把公积金取出来就可以了。
    补充:直接通过代理办的手续 公积金个人就从公积金管理处取出来 而不是那么繁琐什么通过单位打到你帐号里 所以你遇到的这个家伙是不可信的 小心上当。代取的风险有哪些?一般来说,公积金套现主要存在几个方面的风险:
    一、中介机构提取完公积金后,有可能会携款潜逃,竹篮打水一场空。
    二、违法套取公积金被发现后可能会影响以后的公积金贷款。而对于单位或者个人违法套取公积金而伪造、变造、买卖公文、证件、印章,还涉嫌刑事犯罪,情节严重的,**高可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
    三、就是对于个人违规提取行为,一旦被发现,公积金管理中心可以依法追缴,而之前交给中介机构的“中介费”也将会打水漂。上文提到的陈先生,不仅损失了中介费,也受到了3年内限制提取公积金的处理。
    所以,找人代取公积金,很有可能得不偿失。哪些情况可以提取公积金?公积金作为居民买房福利,的确不是你想提取就能提取的,有严格的条件限制。

    查看全文↓ 2018-07-19 21:22:24
  • 152****4637

    代取公积金并不靠谱,因为这些中介“代取”并不是免费的,他们会向职工收取相当的“手续费”,其次,一旦公积金中心发现骗提行为,将通知职工所在单位,责成单位对该职工进行通报批评。
    如果骗提行为情节严重,公积金中心还会向公安机关报案。另外,在“代取”过程中,职工把自己的个人信息提交给中介,会导致信息泄露,为职工带来其他安全隐患。

    查看全文↓ 2018-07-19 21:22:18
  • 153****1312

    网上的代取公积金账户余额的多数为诈骗公司,即时有可以提取的,但是收取的提成也是非常高的,如果不是万不得已,建议**好不要这么做。

    查看全文↓ 2018-07-19 21:22:13

相关问题

  • 公积金提取代办:提取公积金需在本市办理,如不能亲自办理,符合提取条件可委托配偶或他人代办。委托配偶代办时,提供结婚证。委托第三人代办时,提供公证处开具的公证书。住房公积金提取需提供资料职工在住房公积金业务网点申请提取住房公积金的,应当提交下列基本材料:(一)住房公积金联名卡;(二)身份证;(三)《住房公积金提取申请表》。网上办结申请人→登陆官网→登陆办事大厅→(凭数字证书/秘钥)登陆→点击“个人账户设立”模块→填报信息→系统审核→缴存入账,系统自动分配公积金到员工个人账户网上申报,柜台办结申请人→登陆官网→登陆办事大厅→(凭数字证书/秘钥)登陆→点击“个人账户设立”模块/“申报预约”模块→填报信息/预约办理时间→持规定的申请材料→住房公积金业务银行网点→业务办结→10个工作日后凭领卡材料到银行网点领取公积金联名卡柜台办结申请人→持规定的申请材料→住房公积金业务银行网点→业务办结→10个工作日后凭领卡材料到银行网点领取公积金联名卡。

    全部5个回答>
  • 少数不法分子以提取人买房的名义,伪造房产证、购房合同或者伪造个人住房贷款合同和相应的还款证明来骗提住房公积金。如果市民冒着风险骗提出来,一旦被查出,在受到法律处罚的同时,骗提者还将被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列入“个人信用黑名单”,这对市民办理公积金贷款有很大影响,甚至不能再办理住房公积金贷款。还有的骗子打着代提住房公积金的旗号诈骗钱财,市民们应提高警惕,不要轻易上当。

    全部5个回答>
  • 帮忙提取公积金不可靠。目前大部分住房公积金资金中心加大了对骗提套取住房公积金行为的惩戒力度,一旦发现,将终止职工的提取行为,并要求在规定期限内退还所提取的金额。不仅如此,从发现违规的日期算起,该职工三年内将不能够办理公积金提取业务和贷款申请。对于涉嫌违法犯罪的,将移交公安机关处理。

    全部5个回答>
  • 自己办理也不麻烦,建议查询在当地的公积金具体提取政策,一般情况下只需要提供身份证复印件、离职证明或购房合同等、提取申请表就可以了,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操作

    全部5个回答>
  • 符合条件可提取住房公积金账户余额1、购买、建造、翻建、大修自有住房的持有效提取凭证;2、离休、退休的持有效提取凭证;3、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并与单位终止劳动关系的持有效提取凭证;4、到国外、港、澳、台地区定居的持有效提取凭证;5、偿还住房贷款本息的持有效提取凭证;6、被纳入本市城镇居民**低生活保障范围并支付房租的持有效提取凭证;7、职工在职期间被判处刑罚、职工住房公积金转入集中封存户两年后仍未重新就业、职工户口迁出本市、非本市户口职工离开本市并与所在单位终止劳动关系的。

    全部5个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