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屋网 >房产问答 >其他 >其他 >详情

打地基步骤有哪些啊?

151****9742 | 2018-11-26 22:14:32

已有3个回答

  • 157****4366

    1、测量放线(确定角点及轴线、桩位) 打桩或静压桩
    2、土方开挖 设计要求时间(一般为压桩后28天)
    3、小应变和静载实验
    4、垫层砼
    5、测量放线(桩位偏差和标高)
    6、桩基验收
    7、承台、条基或底板扎筋、支模及避雷
    8、浇筑砼
    9、地下室墙板扎筋、支模
    10、钢筋接头工艺检测、隐蔽验测
    11、地下室墙板砼浇筑 (砼达到设计强度) 拆模
    12、基础二次结构
    13、地基与基础砼结构子分部验收
    14、(砼同条件、标养及抗渗试块)
    15、(砌筑砂浆试块)
    16、回填土
    17、地基与基础分部工程验收

    查看全文↓ 2018-11-26 22:15:17
  • 147****2282

    地基是在建筑物下面支承基础的土体或岩体,所以,建房的过程中,地基是**基本的一环;在天然土层承载力差,建筑荷载大的时候,常常采用人工地基;
    人工地基的加工方法有三种:
    1).压实法:用重锤或压路机将叫软弱的土层夯实或压实,挤出土层颗粒间的空气,提高土的密室度以增加土层的承载力。这种做法不用材料,比较经济,适用于土层承载力与设计要求相差不大的情况;

    2).换土法:当地基土的局部或全部为软弱土,不宜用压实法加固时(如淤泥,沼泽,杂填土,孔洞等),可将局部或全部软弱土清除,换以好土,如粗砂,中砂,砂石料,灰土等。这种人工地基造价较压实法为高,如图中虚线表示软弱土的实际范围,挖方时应在受力方面适当加宽加深,并挖至老土层,且呈台阶状。每级台阶高度不大于500mm,退台长度不小于1000mm,然后分层夯填好土。其原理是避免挖成陡坡锅底状,以防造成应力集中导致局部不均匀下沉;(注:更换的好土应就地取材,如填夯黏土,灰土,水灌粗砂,中砂,虚填砂石混合料等;应尤注意的是,局部换土的选土应该与周围的土质接近,房子换土部位过硬或过软造成沉降不匀)
    3).打桩法:实在软弱土层中置入桩身,将建筑物建造在桩上,所以也可称为桩基础;(这种人工地基适用于地基承载力小,建筑物总荷载较大的情况,但造价较高)

    作为地基需要的基本要求:地基需要人加固处理,需要用混合灰土回填再夯实等,并需要保证地基的强度、变形、稳定和所受压力。地基要有足够的承载力,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呢,能承受住来自不同不问的压力等。

    查看全文↓ 2018-11-26 22:15:12
  • 141****7887

    先挖基坑 再打桩 **后做基础(承台及基础拉梁等等)。地基土不好做天然地基不能承受上部房屋结构的荷载就要打桩。至于土方开挖,一是**上层土一般是杂填土等等不能满足基础承载力和变形要求,所以要把坏土挖掉把基础做在好土上;
    二是给排水的管线排布要求基础有一定的埋深。

    查看全文↓ 2018-11-26 22:14:59

相关问题

  • 一,一般材料:使用的材料有灰土、砂石、土工合成材料、粉煤灰。二,流程:1、测量放线(确定角点及轴线、桩位) 打桩或静压桩 2、土方开挖 设计要求时间(一般为压桩后28天) 3、小应变和静载实验 4、垫层砼 5、测量放线(桩位偏差和标高) 6、桩基验收 7、承台、条基或底板扎筋、支模及避雷 8、浇筑砼 9、地下室墙板扎筋、支模 10、钢筋接头工艺检测、隐蔽验测 11、地下室墙板砼浇筑 (砼达到设计强度) 拆模 12、基础二次结构 13、地基与基础砼结构子分部验收 14、(砼同条件、标养及抗渗试块) 15、(砌筑砂浆试块) 16、回填土 17、地基与基础分部工程验收三,参考资料:GB50007-201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JGJ94-2008《建筑桩基技术规范》等。GB50021-200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本回答由科学教育分类达人 胡帅锋推荐

    全部3个回答>
  • 1、测量放线(确定角点及轴线、桩位) 打桩或静压桩 2、土方开挖 设计要求时间(一般为压桩后28天) 3、小应变和静载实验 4、垫层砼 5、测量放线(桩位偏差和标高) 6、桩基验收 7、承台、条基或底板扎筋、支模及避雷 8、浇筑砼 9、地下室墙板扎筋、支模 10、钢筋接头工艺检测、隐蔽验测 11、地下室墙板砼浇筑 (砼达到设计强度) 拆模 12、基础二次结构 13、地基与基础砼结构子分部验收 14、(砼同条件、标养及抗渗试块) 15、(砌筑砂浆试块) 16、回填土 17、地基与基础分部工程验收

    全部5个回答>
  • 1.压实法:用重锤或压路机将叫软弱的土层夯实或压实,挤出土层颗粒间的空气,提高土的密室度以增加土层的承载力。这种做法不用材料,比较经济,适用于土层承载力与设计要求相差不大的情况;2.换土法:当地基土的局部或全部为软弱土,不宜用压实法加固时(如淤泥,沼泽,杂填土,孔洞等),可将局部或全部软弱土清除,换以好土,如粗砂,中砂,砂石料,灰土等。这种人工地基造价较压实法为高。3.打桩法:实在软弱土层中置入桩身,将建筑物建造在桩上,所以也可称为桩基础;(这种人工地基适用于地基承载力小,建筑物总荷载较大的情况,但造价较高)拓展资料支承由基础传递的上部结构荷载的土体(或岩体)。为了使建筑物安全、正常地使用而不遭到破坏,要求地基在荷载作用下不能产生破坏;组成地基的土层因膨胀收缩、压缩、冻胀、湿陷等原因产生的变形不能过大。在进行地基设计时,要考虑:①基础底面的单位面积压力小于地基的容许承载力。② 建筑物的沉降值小于容许变形值 。③ 地基无滑动的危险。由于建筑物的大小不同,对地基的强弱程度的要求也不同,地基设计必须从实际情况出发考虑三个方面的要求。有时只需考虑其中的一个方面,有时则需考虑其中的两个或三个方面。若上述要求达不到时,就要对基础设计方案作相应的修改或进行地基处理(对地基内的土层采取物理或化学的技术处理,如表面夯实、土桩挤密、振冲、预压、化学加固和就地拌和桩等方法),以改善其结构性质,达到建筑物对地基设计的要求。

    全部3个回答>
  • 各种地基都有,你说的这种是桩基础,天然地基承载力不满足高楼承重需要时就要人工处理,采取哪种形式要综合确定,一句两句说不清的

    全部3个回答>
  • 基础的分类 按使用的材料分为:灰土基础、砖基础、毛石基础、混凝土基础、钢筋混凝土基础。 按埋置深度可分为:浅基础、深基础。埋置深度不超过5M者称为浅基础,大于5M者称为深基础。 按受力性能可分为:刚性基础和柔性基础。 按构造形式可分为条形基础、独立基础、满堂基础和桩基础。 条形基础:当建筑物采用砖墙承重时,墙下基础常连续设置,形成通长的条形基础 刚性基础:是指抗压强度较高,而抗弯和抗拉强度较低的材料建造的基础。所用材料有混凝土、砖、毛石、灰土、三合土等,一般可用于六层及其以下的民用建筑和墙承重的轻型厂房。 柔性基础:用抗拉和抗弯强度都很高的材料建造的基础称为柔性基础。一般用钢筋混凝土制作。这种基础适用于上部结构荷载比较大、地基比较柔软、用刚性基础不能满足要求的情况。 独立基础:当建筑物上部为框架结构或单独柱子时,常采用独立基础;若柱子为预制时,则采用杯形基础形式。 满堂基础:当上部结构传下的荷载很大、地基承载力很低、独立基础不能满足地基要求时,常将这个建筑物的下部做成整块钢筋混凝土基础,成为满堂基础。按构造又分为伐形基础和箱形基础两种。 伐形基础:是埋在地下的连片基础,适用于有地下室或地基承载力较低、上部传来的荷载较大的情况。 箱形基础:当伐形基础埋深较大,并设有地下室时,为了增加基础的刚度,将地下室的底板、顶板和墙浇制成整体箱形基础。箱形的内部空间构成地下室,具有较大的强度和刚度,多用于高层建筑。

    全部3个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