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吉屋网 >楼市资讯 >大数据报告 | 婚房残酷物语:能接受的价格,够不着上车的门槛

大数据报告 | 婚房残酷物语:能接受的价格,够不着上车的门槛

来源:90度地产   发布时间:2021-01-23 08:11:14

2021年,越来越多的90后,开始加入30+大军的行列。

所谓“三十而立”,通常意味着年轻人步入结婚生子、成家立业的人生新阶段。在这个阶段,房子是一个无限接近必需品的存在。

租房结婚还是买房结婚?坚持理想还是面对现实?追随内心还是保持理智?处在人生关键期的80后、90后们,在婚房消费上持什么样的态度,有什么样的表现,一起来一探究竟吧。

1

出租屋里,能不能容下爱情?

租房 VS 买房

在中国,一旦结婚被提上日程,租房结婚还是买房结婚的选择题,就摆了在情侣们面前。贝壳研究院调研数据显示,54.1%的受访者不接受租房结婚,“无房不婚”的观念占微弱优势,比例略高于“租房结婚”。

分性别看,男性和女性对租房结婚的接受程度存在显著差异。在贝壳研究院《2021婚房消费调查报告》中,57.97%的男性表示能接受租房结婚,在女性受访者当中,仅38.71%对租房结婚表示认同。

可见“有家先有房”的观念,对女性影响更深一些。在房价相对较高的一线和新一线城市,男生拥有属于自己的房产,在婚恋市场通常也更有筹码一些。

为什么不接受租房结婚?75%的受访者,把票投给了“买房才有归属感和安全感”。房子只是一个物理存在,当有着情感纽带的人住进来,房子就从容器变成了家,人也就有了归属感。某种程度上,有房才有家是成立的。

除主观因素外,买房结婚更多是出于现实的考虑。和租房相比,买房更稳定、更自主。不用担心被房东扫地出门,还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来装修打理。另外,房子与*、教育等稀缺资源是高度绑定的。买房,依然是获取城市发展红利和照顾下一代成长的重要途径之一。

不同年龄段人群,谁更能接受租房结婚?调查显示,从80后到95后,接受租房结婚比例的不断递减,从65%降至40%左右。越是年轻的群体,越不愿意租房结婚。可见婚房消费的趋势并没有因为代际转换而发生逆转,反而得到了进一步的彰显。

对于新青年而言,他们自身虽然财富积累有限,但可以依靠家庭资源,一步到位实现购房需求。随着代际交替,等到00后甚至是10后正式入场时,房子将不再是稀缺资源,“租房结婚”也许会成为一个“伪命题”。

2

能接受的价格,够不着上车的门槛

理想 VS 现实

既然多数人希望买房结婚,那么新的问题来了:买房的钱谁出?在贝壳的这次调研中,超过半数受访者表示希望男女双方独立共同承担,仅有不到3成的受访者表示希望双方父母均有资助。实际情况是这样吗?

在贝壳研究院去年发布的婚房消费调查报告中,理想与现实的落差就有所体现。买婚房,对于大部分普通人而言,是一笔巨额的支出。年轻人当然希望独立,但现实中对父母的依赖会更多一些,实际需要父母支持的占比比理想中高7个百分点。

在今年的这次婚房调研中,贝壳研究院发现在不同能级的城市,婚房能被接受的价格范围均在100-150万元之间。但实际上一线和部分新一线城市,刚需的上车门槛,远高于此。在武汉、青岛等为代表的刚需城市,这个价格尚能实现;在北上广深等高房价城市,则远远不够。

需要注意的是,本次调研受访者中,92.8%税后月收入在2万元以下,其中,44.1%收入在5千到1万之间。房价与收入之间巨大的落差,造就了一个事实——只靠夫妻二人攒钱凑*,完全不靠家庭支持买房,是不现实的。

另一个悲催的事实是,即使凑齐了买婚房的*,你也未必能买到理想中的婚房。调研结果显示,51.4%的受访者对婚房面积的选择集中在90-120平米;至于居室,54.9%的受访者想要买三居。也就是说,消费者理想的婚房是90-120平的大三居。

实际情况如何呢?《2020城市刚需购房报告》显示,以北京、上海、天津为代表的头部样本城市,近5成刚需房面积不达70平米,户型以两居为主。也就是说,对于一线及新一线城市而言,60-90平米的两居才是更实际的婚房选择。

通常,婚房是为儿女组建家庭购置的首套房产。贝壳研究院观察发现,一二线城市客户的购房路径一般为“首套刚需(上车)—首改(子女教育)—再改(家庭架构转变&子女教育&居住品质)—终改(居住品质)”。对于新婚夫妻而言,婚房只是“漫漫换房路”的起点。

3

婚房是爱的礼物,独立是爱的归途

理智VS情感

婚房是结婚的必需品吗?调研数据显示,仅4.7%的受访者表示,家中无论是有儿子还是女儿,都不需要准备婚房。可见在绝大多数中国父母心里,婚房意味着爱的礼物,当子女对父母有需要时,他们通常会尽己所能地提供支持。

在父母是否需要为孩子准备婚房的问题上,男女观点存在差异。37%的男性表示,“家里若有儿子,则准备婚房”;30%的女性表示,无论儿子还是女儿,“都需要准备婚房”。按照传统习俗,婚房多是由男方准备,但随着代际交替,这一传统习俗已在悄然发生改变。

这种变化也体现在城市能级上。越是经济发达的城市,赞成为女儿准备婚房的比例越高。这是因为经济发达的城市,家庭生活条件普遍较好,又是独生子女,具备为女儿准备婚房的条件。站在父母立场上,购置婚房能保证女儿在婚内不处于劣势,同时提升安全感和归属感。

具体到房产证该写谁的名字的问题,在2020和2021的两次婚房调研中,均有过半受访者表示,不管不管谁出钱,房产证上都应当写上夫妻双方名字。在2021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民法典》中,也明确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归夫妻双方共同所有。

不同年龄人群中,75 后署夫妻双方名字的意愿更为强烈。在2020年的婚房调研中,高达 72.2%的75后支持署双方名。房产证上署名夫妻双方,不仅是对房屋产权归属的界定,更是对维护家庭和谐、减少不确定性纠纷的保障。某种程度上,也是爱的表达。

婚房是爱的礼物,独立是爱的归途。随着社会保障体系的逐步完善、老人经济能力的提升、代际观念的转变及家庭结构的变化,“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也在悄然发生变化。调研发现,42%的受访者不接受与父母同住,与男性相比,女性更愿意独立生活。

年轻人终有一天,要离开原生家庭,组建独立的小家庭。所谓父母子女一场,渐行渐远是生命的必然。

数据来源:文中主要数据来源为贝壳研究院发布的《2021婚房消费调查报告》,部分数据来源于同一机构发布的《2020婚房消费调查报告》和《2020城市刚需购房报告》,特此鸣谢。

你若喜欢,给90度点个在看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作者公众号

免责声明:此信息来源于90度地产 ,微信号:dc90du ,版权归原作者。吉屋网旨在为广大用户提供更多的信息无偿服务,在网页上展示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本网站转载的作品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进行删除处理(loupan@jiwu.com)。
买房交流群-74群(453)
  • 森:时代倾城怎么样,值得买吗?
  • 时光机:挺不错的啊
  • 随心:现场有优惠活动,可以去看看
  • 随心:现场有优惠活动,可以去看看
  • Lucas:周边环境还可以
  • 小鱼鱼:值得入手
  • 贤:我老婆挺喜欢的
3021人正在热聊楼市
90度地产
共发表228
+订阅
微信扫码,关注大咖
一个转角,你会看到不一样的地产世界
微信号:dc90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