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吉屋网 >楼市资讯 >为什么我们已进入一个“投啥都亏钱”的时代?

为什么我们已进入一个“投啥都亏钱”的时代?

来源:壹书生说房   发布时间:2021-03-09 08:11:11

文|叶书利

以下面这段文字来概括当下这个“亏钱时代”的盛景:

这个社会现象的另一个现实版本则是:听说别人赚大钱……和……自己一跟进就亏之间的矛盾。

为什么这个时代会陷进“不亏钱就是赚大钱”的无底洞漩涡呢?

在壹书生(环京置业首席社群:公众号“壹书生说房”微信ID:yishusheng-fang)看来,这是众多因素叠加作用的结果。

通货膨胀正在啃掉你手上的现金

纵观过去几十年,世界政治有一条不变的潜规律:通货膨胀是*的政治。主要体现在:经济差时,多购买几台印钞机;经济好转点时,少购买几台印钞机。

印钞≈经济发展的发动机。

中国也不例外,下图便是1998-2018年近20年中国印钞的对比表。

通货膨胀对于老百姓的*感受便是“人民群众抱在手里的现金贬值了”。

当下,央行的放水行动还在继续:中国人民银行2月9日发布的1月金融统计数据显示,1月新增人民币贷款3.58万亿元,同比多增2252亿元,环比多增2.32万亿元。初步统计,2021年1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5.17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1207亿元,环比多增3.45万亿元。

至于国际上的放水量,在疫情冲击下,早已是水漫金山:美国3个月内的财政刺激计划已加码至2.8万亿美元。提醒一下,2020年英国的GDP总额为2.71万亿美元。

也就是说,*近三个月,美国用于刺激经济的放水量甚至大于2020年英国GDP总额量。

这个放水量有多大,你自己脑补下。

既然抱着现金睡觉,通货膨胀会偷偷地吃掉你我手上的现金,那我们就把现金投出去,不好意思,这个时代正在对“把现金投出去”的行为说NO,因为投出去后,你可能马上又会陷入“投出去就亏损”的窘境。

下面,我们简单聊下投资的主要四大标的物“实体经济、房地产、黄金和股票”的惨状。

1,房地产

房住不炒:一场需求侧的定价革命

当下全国楼市的主要三端:一线端的基本面,政府端的调控面和购房者端的收益面,都由一个背后的大BOSS引发的,这个大BOSS便是“房住不炒”: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

从官方的话语体系来说,“房住不炒”这个词首次高规格出现在2016年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

也就是说,“房住不炒”这个词已在幕后“操控”中国楼市近四年半了。

那么壹书生想问一个原点式的问题:回头来看,什么是“房住不炒”?

有些人可能会想当然地回答道:“房住不炒”就是不让炒作房子呗。

然而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2016年9月30日的930调控后的两个现实,对于这个字面上的简单答案给予了狠狠地打脸。

A,中国广大的非都市圈三四五线城市房价,恰恰是在2016年930后迎来了一波史上*长时间、*幅度的暴涨。

B,政府以及中国GDP对于房地产的依赖,自2016年“房住不炒”后,相对来说是不断上升,而不是下降。

卖地收入占当年政府一般预算式收入的比重

2020

46%

2019年

38.1%

2018年

35.5%

2017年

30.2%

2016

23.5%

2015年

21.4%

2014年

30.4%

2013年

31.9%

2012年

24.3%

2011年

32.3%

2010年

35.4%

2009年

20.8%

2008年

16.2%

(根据政府相关公开数据整理而成)

可以看出,自2016年“房住不炒”后,中国各地政府的预算收入对卖地收入的依赖,不降反升:从2016年时的23.5%,一路上涨到2020年时的46%,比重差不多翻倍了。也就是说,在2016年底的“房住不炒”后,各地政府的预算收入对卖地收入的依赖度,比当年的2016年的比重翻倍了,翻倍了,翻倍了。

从当年卖地收入占当年GDP的比重来看,2016年的房住不炒后也是节节上升,而不是下降:从2016年时的5%,一直上升到2020年时的8.3%。详见下图:

卖地收入占当年GDP的比重

2020

8.3%

2019年

7.3%

2018年

7.2%

2017年

6.3%

2016

5%

(根据政府相关公开数据整理而成)

所以不管是从各地政府预算收入对卖地收入的依赖,还是卖地收入在中国GDP中的占比来看,“房住不炒”后,现实岂不是更“炒”了吗?

那到底什么是“房住不炒”呢?答案在“去库存”里。

去库存把“房住不炒”人为地分成了两个阶段:去库存中和去库存后。

2016年930-2020年,这叫去库存中,2021年后便是去库存后。

2015年,当下楼市的分化便已出现了:20%的一二线城市因供应不足而上涨力十足,而80%的三四五线城市因为供应太大而价跌连连。

于是2016年的“房住不炒”带来了一场需求端的定价革命:在卖不动的广大非都市圈三四五线城市,这句话的本意是“房住?不,炒!”,通过“炒”引爆房价上涨,以刺激和吸引更多的投资投机和刚性需求入市和更好地去库存,甚至通过强行拆房以制造需求,以助炒房价。而在抢不到的一二线及环一线城市,“房住不炒”便是“房住不炒”,在2016年930后,通过打压需求,以稳定房价。

有没有想过,五年以上的时间逻辑来看,这套需求端的定价革命与市场上公认的投房赚钱的逻辑是相向而行的:人口吸引力更大的一二线城市,更有投资价值,但因为政府不让你买,不让你涨,包括北京在内的大部分一二线城市在此期间房价下跌了,于是投资的人赚不到钱。而人口渐渐流出状态的非都市圈三四五线城市,五年以上的投资价值是更低的,甚至未来会出现越来越多的鹤岗式城市,相应地,大量的现有房产投资会渐渐地成为负资产。

经济学家金岩石近期预判说,70%的三四五线城市正在消失或走在死亡的路上。

去库存后的2021年,“房住不炒”把中国楼市强行划分成了两个市场:重新面临上涨压力的20%价值城市成了行政化市场,政府通过各种方式打击房价上涨,甚至连“二手房指导价”都可能渐渐地成为调控标配了。而80%的非都市圈三四五线城市,在上一波去库存式上涨后,现在房价高启,且库存又慢慢冲高的背景下,现在又面临人口流失和经济不振的压力,于是楼市成了市场化楼市,买卖自由,但问题的关键成了“需求不足”。

于是房住不炒下,2016年930后,在有价值的20%城市投资房产,现在多数是亏钱的,包括二手房指导价面世后的深圳,而在非都市圈的三四五线城市投资房产,现在慢慢后劲不足,即使现在虽然有些纸面财富,但未来可能就是一堆连送都不一定送得出去的砖头,于是,一种奇观出现了:在各大房产投资群内,亏钱的骂声此起彼伏。

壹书生发现,各大房产投资群里的叫骂声,出现了下述几个特点:

亏钱中的A听说B在某地买房赚了钱,亏钱中的B听说C在某地买房赚了钱,亏钱中的C听说D在某地买房赚了钱,亏钱中的D听说A在某地买房赚了钱。

*后,楼市里的钱,到底被谁赚去了?某个人正坐在一个隐秘的角落里悄悄地数着钱呢。

某个人是谁?某个人就是某个人。

2,股市

全世界93%的散户投资者从没在股市上赚过钱”

听说股市很美,但身边到底有多少人真的从股市里赚到钱了?

201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耶鲁大学著名教授罗伯特·席勒(Robert J.Shiller)的结论:“全世界93%的散户投资者从没在股市上赚过钱”。

在实体经济不振和疫情不时地给社会按下暂停键的背景下,股市本身就是无本之木和炒作表演。

3,黄金

以跌迎新年

伴随十年美债收益升高,年后,跌跌不休,至今已经下跌近10%。

对于后市,作为黄金大多头的花旗银行也开始看低:该行将今年的黄金平均价格预测从1900美元/盎司下调5%至1800美元/盎司。此外,该行将2022年和2023年的黄金平均价格分别下调至1700美元/盎司和1550美元/盎司。

4,实体经济

冷暖?市场不会说谎

实体经济好不好?两个侧面可以证明一切。

A,每个人去各地的商场逛一圈,看看商场里随处可见的空铺。那些人走铺空的商铺,便是当下实体经济的纪录者。

比如环京燕郊人气*旺之一的天洋广场,北侧商场1-4层,目测差不多有60%的商铺已空。

B,各地高启的办公楼空置率,也是当下实体经济发展现状的缩影。

戴德梁行的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上半年,北上深等三个城市写字楼空置率分别达到16.2%、20.9%、25.4%,相比2019年分别上升7.3、2.4、9.0个百分点。

一边是空荡荡的写字楼,另一边是到处挂着“转租”标签的商铺,这就是人民币死活不想进实体经济背后的实情。

投出去是“亏”,拿在手上是“贬”,在这样一个“吃钱”的时代,我们该怎么办?

在内卷化中凉拌吧!

北三县永清团购公告

精准化沟通,壹书生的主题式讲课,同时推荐团购楼盘信息以及享受相应的团购优惠;

风险提示:外部销售及无团购需求者勿扰;

如欲入群,添加壹书生微信号: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作者公众号

免责声明:此信息来源于壹书生说房 ,微信号:yishusheng-fang ,版权归原作者。吉屋网旨在为广大用户提供更多的信息无偿服务,在网页上展示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本网站转载的作品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进行删除处理(loupan@jiwu.com)。
买房交流群-67群(322)
  • 旧念何挽:时代倾城好不好?
  • C.yy:对比周边,性价比高
  • 约瑟:准备入手一套
  • 孔龙飞:时代倾城户型采光好
  • 黛子:你买了哪个户型啊
  • 小丸子:大家组团去看看呀
3074人正在热聊楼市
壹书生说房
共发表258
+订阅
微信扫码,关注大咖
环京置业首席社群,同时组织购房团购
微信号:yishusheng-f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