琶洲篇前奏,告诉你琶洲到底该怎么选筹?

来源:星星佬看楼市   2021-04-07 08:11:06


别再错过了,切记星标“星星佬看楼市”

这是一个传播楼市正统思维|专挖广佛楼市的公众号


注意:上次征稿之后,立马就有反馈了。这是粉丝达人投稿,作者李光远。他是我欣赏的房产投资者,这是他对琶洲板块的思考和选筹思想。我认为也具有不错的参考价值。在我的琶洲篇仍在嗷嗷待哺之际,这篇就当前奏,希望这能先一解各位酒未尝甘露之苦。(嘻嘻,没什么比投稿更让人偷懒心潮澎湃了)以下为正文:

琶洲,这块东至广州大道、南临新港东路,北接珠江,东至万胜围的长条形区域。

吸引了小米,阿里,微信,国美,YY,唯品会,TCL,网易,科大讯飞等行业巨头。

在业内,我们认为琶洲所形成的的产业聚集力,在未来的5-10年里超越珠城,组成广州产业格局的新天花板,是很有可能的。

特别是前不久,阿里爸爸的华南运营总部正式搬进琶洲,成为琶洲上班进驻企业的先头兵。

琶洲的发展,可以用蒸蒸日上来形容。

这将成为海珠*强的经济发动机。

特别是这种做数字经济、互联网高科技和总部经济的从业人员,个个吸金能力超强。

这些强大的高净值购买力,对海珠房价会起到很强的推动作用。

先看控规:

一般判断一个区域未来发展潜力,都会拿控规图作为参考。

控规图属于政府规划类文件,由相应的城市规划部门进行设计,并在出台以后再不断的更新和调整。

控规图上标着五颜六色的色块,不同颜色代表不同的用地性质。

通常红色代表商业用地,黄色代表住宅用地。

琶洲西区的控规基本上都是红色的,这个区域除了早期有一些住宅用地(会展西岸),其他基本上都是各大公司总部、商业办公楼。

所以琶洲西区的*个特点,就是住宅用地稀缺。

接下来我们分析下区域人群的特点:

这个区域在未来逐步落成后,就业人口密度非常高。

预计在2023年,该区域就业人口可以达到15万;而到了2033年,该区域就业人口可以达到50万。

我们看看企业列表。

这里头有互联网巨头(阿里、微信、唯品会),有游戏巨头(三七娱乐),有科技巨头(小米、科大讯飞、YY,),还有各大独角兽公司总部(国美、名创优品、复星)。这种新兴企业和独角兽聚集的地方,人群收入都非常高。

稀缺的住宅和天量的高净值人才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我对此充满期待。

再看路网:

琶洲的路网非常发达,可以说是复合型路网规划的典范,

比方说:

地铁:4号线(已有)、8号线(已有)、11号内环线(在建),18号南北大动脉快线(在建)、12号线(在建)

城轨:广佛环线(在建)、穗莞深琶洲支线(规划中)

其他交通:海珠有轨电车(已有)、港澳客运码头(在建)

大桥和隧道:猎德大桥,东圃特大桥,琶洲大桥,华快,后续还有冼村-广场东路过江隧道,车陂路-新滘东路隧道,琶鱼隧道(连接鱼珠CBD)

为什么琶洲有高度密集的交通资源?

你可以这样理解:

珠江北岸有若干个已有或将有的CBD,如天河北、珠江新城、金融城-鱼珠,所以可以把各种交通资源均匀分布。

但是在珠江南岸,琶洲是当下*可以抗衡北岸的CBD,所以各种交通资源肯定不能拉下,能做极致就做极致。

想一下,等这个区域全面建成后,过个隧道就能到珠江新城;18号线地铁半*,可以去到南沙;广佛环线半**佛山;去深圳、去香港、去白云机场,都有*快捷的出行方式。

在过去的十年里,东站是核心区交通资源*密集的区域。

但未来,这个桂冠会属于琶洲。

既然琶洲的美好未来是板上钉钉,那这个区域的核心住宅区在哪里?

琶洲的住宅主要分为东面的万胜围和西面的广州塔。

它们都有个共同特点,就是楼龄新的小区非常稀缺,特别是2010年后的次新。

万胜围板块,只有保利天悦、江山国际、会展世界城(水蓝郡)

广州塔板块,只有珠帝紫龙府

而近几年出镜比较多的几个“当红辣子鸡”小区,基本都有十五年左右楼龄。

珠江帝景、泓景花园、佳信花园、会展西岸、帝景华苑、雅郡花园这种产品,称为泛次新产品。虽然区域位置非常优秀,还是花园小区,但整体楼龄偏大。

这时琶洲西区保留的旧改空间就显得特别珍贵。

而且*近3-5年,几个旧改项目已经有实质性进展。

比如客村附近的新市头村旧改,美林和方圆联手,拆迁和土地平整已经完成。

比如广东商学院后头的赤沙村旧改,保利和富力联手,已经通过村民表决。

比如赤沙车辆段旁边的赤沙村旧改项目,由富力地产和保利两大旧改巨头联手操刀,已于2020年9月正式开拆。

根据此前公布的《海珠区赤沙片区更新单元详细规划调整》资料显示,赤沙片区规划范围272.15公顷,其中改造范围69.83公顷。还有赤沙车辆段地块,已经处于开工建设阶段。

这批未来竣工的新盘,还有前面提到的次新盘,会是琶洲*具价值的住宅产品。

既然有核心的,自然也有不值得买的楼盘。

其中*坑的,就是住宅性质的公寓产品,比方说纵横公寓。虽然说楼龄新(2012年),也是住宅性质产权,但这类产品设计之初就是按照公寓产品来设计,长走廊多梯多户,没有一点住宅氛围。高净值人才,是看不上的。

那回迁项目呢?

虽然广州有几个定位很高的回迁小区,比如林和村小区、杨箕村小区、琶洲新村。只要有合规的独立不动产证,这类回迁产品补完地价就可以交易。

当然,新手不建议选择。

但像官洲南苑、磨碟沙小区这种,品质一般,很难吸引高净值的新琶洲人入住,投资潜力有限,等待的周期就比较长了。

另外假复式小区,也就是会展西岸三期(星品),虽说楼龄新(2012年),大堂、小区环境、停车场都不错。

但这种第二层偏矮的假复式产品,也不是市场的主流选择。

至于楼梯楼,琶洲现在还没有强学位概念,*不要选,像丽景、南景居这种,一直涨不起来。

除了琶洲内部的楼盘,还有哪些楼盘能吃到琶洲发展的红利?

答案是琶洲西区辐射区

以琶洲西区为中心,其实整个海珠都可以称作其辐射范围。

首先肯定是*先承接琶洲外溢流量的赤岗,也是值得考虑的板块。像信步闲庭、元邦明月苑,这种近琶洲西区的产品,都还好说。

再比方说,客村板块的愉景南苑,广州大道南板块的逸景翠园,开车通勤琶洲西区时间就在十*内的次新,值得买入。

顺着这个逻辑去寻找,滨江东沿线的一众次新,其实也是个好选择。

有很多人说,买海珠西的逻辑,是等在海西南面的海珠创新湾起来。

这只是其一,但更实在的是,买海珠西,是因为海珠西通勤到琶洲西区足够近。

光大花园通勤琶洲西区,九站地铁。

保利花园通勤琶洲西区,八站地铁。

罗马家园通勤琶洲西区,四站地铁。

金碧花园通勤琶洲西区,六站地铁。

随着未来路网的进一步完善,琶洲西区去海珠的任意一个角落的通勤,其实都可以控制在30*以内。

琶洲的发展,带动的是整个海珠优质楼盘的价值。

说了这么多,无非是想说一个观点:

琶洲西区未来3-5年,开始起势。

越靠近琶洲西区的住宅,越有买入价值。

十群已满!

星星佬开新群了,粉丝微信群十一群

目前多群总人数已超5000

别问群里有什么,坦白说就是沟通群

星球会员免费加入,而非会员支付28红包

添加微信号wendada-12,星佬手动拉入,越早入越着数


再次提示:星星佬目前*付费服务,VIP*新定价为7888元,已经预定到四月中旬了。


快快添加微信wendada-12,成为星星佬尊贵的VIP吧!

“星星佬看楼市”知识星球

这是全广佛*敢涨价而入圈人数始终上升的楼市星球!

目前已超3300人加入星球!价格918元,

添加微信wendada-12,可享受818元,

优惠一百。

星星佬:周星星脑残粉|广佛楼市业余挖坑吐槽户

微信公众号更改算法,为防失联

、点赞、在看、分享

谢谢各位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作者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