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屋网 >房产问答 >房产知识 >公积金 >详情

公积金可以提出来吗

141****3328 | 2017-12-15 16:00:30

已有3个回答

  • 153****8928

    每个城市的规定不一样。看看缴公积金的城市的规定

    查看全文↓ 2017-12-15 16:02:07
  • 136****5067

    可以,可以去房管局申请提取

    查看全文↓ 2017-12-15 16:01:24
  • 146****2955

    只要员工满足住房公积金提取条件,是可以本人携带材料到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办理提取手续的。可以个人办理。但是部分材料是需要单位或者其他部门盖章的。

    查看全文↓ 2017-12-15 16:00:55

相关问题

  • 一般对于提取住房公积金余额而言,对提取的额度是没有限制的,只需要满足提取住房公积金的标准,就可以将住房公积金余额提取出来,根据提取目的不同,能够提取的金额可能会有细微差别。常见的公积金提取条件有以下三种:1、购买房屋申请人在购买房屋时,可以将住房公积金账户的余额一次性全部提取出来,用于支付购房款,若不提取公积金余额,也可以使用住房公积金申请贷款,公积金贷款利率比较低。2、租赁房屋申请人在当地未拥有自住住房时,可以申请提取住房公积金中的余额用于支付房租款。3、离休或退休申请人已经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并且已经和所在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或者是到达了法定的退休年龄,办理好退休手续,拿到退休证明之后,就可以将住房公积金账户余额提取出来。

  • 住房公积金的提取是有限制的,按照相关规定应该具备下列条件:(一)职工所在单位和职工本人每月足额缴存住房公积金(二)符合《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第二十四条的规定:1、购买、建造、翻建、大修自住住房的;其中“购买”是指职工买下住房,拥有所购住房的所有权,住房可以是公有住房、商品房、经济适用房以及二手房等。“建造”是指城镇居民经房地产管理机关、城市规划管理机关等部门批准建造住房;“翻建”是指对住房全部拆除、另行设计、重新建造住房;“大修”是指需要牵动或拆换住房部分主体构件,但不需要全部拆除住房。2、职工离休、退休的3、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并与单位终止劳动关系的4、出境定居的5、偿还购房贷款本息的6、房租超出家庭工资收入的规定比例的7、职工死亡或被宣告死亡的职工提取住房公积金的大致手续如下:(一)首先向本单位提出申请,单位审核个人提交的相关证明后,符合提取条件的,单位填写住房公积金个人提取审批表,并加盖预留印鉴。(二)单位经办人员或职工个人持公积金个人提取审批表连同有关证明资料的原件和复印件到给本单位建立住房公积金账户的公积金中心(以下简称为开户的公积金中心)进行审批。公积金中心完成审批和录入业务后,在单位填写的公积金个人提取审批表上加盖公积金审批专用章。(三)单位经办人员或职工个人持公积金中心已审批的公积金个人提取审批表以及单位填写并签章的“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转账凭证”,到开户的公积金中心办理转账业务,公积金中心将职工申请提取的住房公积金转账至其单位基本结算账户,由单位取出支付给职工。

    全部5个回答>
  • 可以的,商业贷款的到贷款银行开一张贷款证明,在带上公积金卡和身份证,如果夫妻的话还需带结婚证,就可以了。如果第一次提款的话,还要带上房产证,银行的贷款合同。

    全部3个回答>
  • 想要提取出自己账户当中的住房公积金,需要满足以下的条件,根据国家的规定,职工有以下情形之一,就可以到当地的住房公积金中心进行申请:1、购买、建造、翻建或大修具有所有权的自住住房的。2、偿还购房贷款本息的。3、租房自住的。4、离休、退休。5、完全丧失劳动能力。6、出境定居的。7、非本市户口职工与单位终止劳动关系的。8、职工死亡或被宣告死亡。9、用来支付房租的。10、下岗人员连续下岗或者是失业超过12个月以上的。在提取住房公积金的时候,如果只是用来买房或者是支付房租,在提取的时候,账户当中的金额要保留到10位整数,而且每年提取的次数是有限制的,除非是一些需要一次性提取的情况,把账户当中的资金全部提取之后,还要同时注销职工住房公积金账户。

  • 一般在此离职之后的一个月就能够提取出来,因为在离职之后的一个月内,原来的公司会把,住房公积金账户办理封存,办理了封存之后就可以凭借着所解除劳动合同的原件,提取账户当中的余额,部分地区对于公积金离职的提取有一定的时间限制,在两年之内不能够提取。提取住房公积金需要的条件:1、购买、建造、翻建、大修自住住房的。2、离退休人员可以一次性提取所有的账户余额,同时还要办理销户。3、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并与单位终止劳动关系的。4、出国定居的人员凭借着外交部门所颁发的证明,可以一次性提取账户当中的余额。5、房租超出家庭工资收入的规定比例的。6、与单位终止劳动关系,且户口迁出本市的。7、职工享受城镇最低生活保障的。8、丧失劳动能力,并造成生活严重困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