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屋网 >房产问答 >法律法规 >政策法规 >详情

大伙觉得期房转让有风险吗?

153****1367 | 2019-06-28 14:00:11

已有3个回答

  • 132****3943

    期房“买卖”注意事项
    1、购房者要注意预防风险
    ①签署相关合同签应该办理提前买卖预约公证。办理公证后,即使卖方违约,买方也不可以向法院要求强制过户,但办理公证能有效的维护我们利益。
    ②期房交易存在一个一房二卖的可能,对此,买方可以要求卖方把与开发商签订的预售合同、等正本交予中介公司或律师事务所保管,从而大限度避免一房二卖情况的发生。
    2、卖方要注意:期房买卖只有两种方式
    ①买卖双方直接与开发商办理更名手续,即买方直接与开发商签订预售商品房买卖合同,卖方完全退出交易,由买方取代原先卖方的地位。
    ②与卖方签订合同,其名为房屋买卖协议,实质却是债权转让合同,等到交楼之后在进行过户。
    期房价格虽然低,但是买卖方式受限制。由于卖家还没有拿到房产证,所以购房者需要全款购买,而且购买期房是存在风险的,购房指南提醒您:购房之前一定要谨慎。

    查看全文↓ 2019-06-28 14:02:33
  • 148****3954

    1.根据图纸买房购房者看到的大多是户型的平面图、整个楼盘的效果图而不是实物,许多开发商将户型平面图做的简单而模糊,使得有关面积、户型、装修标准难以准确进行判断;而楼盘的效果图则渲染得十分精美会造成对消费者的误导。如果在交房后与开发商宣传的差距较大则会造成损失。
    2
    对于开发商的情况难以把握。如果开发商在建设过程中因为资金不足使工程停顿;或因技术实力不足造成建设质量的降低;以及在建设过程中擅自变更原来的设计或承诺尤其是对小区的配套设施和环境绿化的变更等情况,这些都会给消费者造成巨大的损失。
    3
    市场的行情和价格难以预测。在购房者与开发商签订合同并付款后,因为市场因素的作用,房价会产生波动。如果涨价则购房者受益;如果跌价则购房者会遭到损失。

    查看全文↓ 2019-06-28 14:02:27
  • 143****3424

    期房转让风险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1、一房二卖的风险。
    由于下家与上家只签订了一份买卖合同,又不能象普通期房预售那样通过合同网上备案和预告登记,因此下家难以阻止上家一房二卖,在这样的情况下,只有一方会**后取得房屋产权,而另一方只能向上家索赔。
    2、合同解除的风险。
    也有这样的做法:下家支付一笔差价补偿款给上家后,由上家与开发商解除预售合同,再由下家与开发商直接签订预售合同,这样就由下家直接和开发商建立买卖合同关系,这样下家可以少交税。但是,上家与开发商的合同解除后,开发商可以将房屋另行售与他人而不用承担任何责任。尤其在房价上涨较快时,下家要防止开发商另售他人。
    3、交易中心拒绝备案的风险。
    下家支付一笔差价给上家后,由上家与开发商办理预售合同解除手续,并到交易中心办理预售合同网上备案的撤销手续,但交易中心对开发商的销售情况有权进行监督检查,如果认定这是一种期房转让或者虚假销售的行为,那有交易中心可能会拒绝撤销合同,或者即使撤销了原来的合同,等下家与开发商签订了预售合同时,交易中心再以“交易异常”为由拒绝备案及办理预告登记手续。
    4、逾期交房的风险。
    如果还未交房,那么在上家与下家签订的买卖合同中很可能不能确定交房时间,何时能交房取决于工程进度。当然,尽管下家与开发商并没有订立合同,但下家仍然可以自己的名义根据开发商与上家签订的预售合同追究开发商的逾期交房的违约责任。不过,这必须有两个前提:一是上家已向开发商付清了房款,二是上家将期房转让给下家的情况已通知了开发商。
    5、逾期办证的风险。
    由于下家仅取得预售合同的债权,而房屋的预告登记权利人却是上家,因此要直接办出下家的产证收要先将上家预售合同和预告登记撤销,否则只能在上家取得产证后再过户给下家。如前所述,这样会产生较多税收,一旦双方在这些问题上产生分歧,下家的产证就会拖延。开发商的大产证逾期办出,也会导致上家的小产

    查看全文↓ 2019-06-28 14:02:21

相关问题

  • 购买期房有哪些风险?1.房屋质量风险购买期房,很常见的就是房屋出现质量问题,一般购房者签订合同的时候,房子还是没有成型的,所以对房屋的实际情况不太了解。由于个别开发商为了追逐利润,使用劣质材料或偷工减料,随意降低工程质量标准,给房屋质量和安全埋下了重大隐患,购房者因为房屋质量问题和开发商发生纠纷的案例非常常见。2.面积缩水风险一些开发商为了自己的利益,进行实测房屋面积时,故意改变建筑的面积、加大公摊面积,且不明示公摊面积的数量和计算方法,导致房屋的实际面积和销售面积不相符。3.规划变更的风险一些开发商擅自改变原先的规划设计,比如说在配套设施、绿地、容积率等方面随意改动,将小区中本应是绿地的地方改做他用,有的加建新楼,有的变成了停车场。对于小区外部而言,周边交通配套等无法落实很大程度影响房屋价值。开发商往往不会在合同中约定,严重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公平交易权。4.定金风险购房时,一定要求开发商提供拟签署的合同文本及相关补充协议,审查合同具体内容并提出自己的意见。已经签署了认购协议并交付了定金的,则一定要在认购协议中约定的时间内,和开发商协商签署合同并留好证据(如携证人到场、现场录音等),以便一旦不能签署合同时索回交付的定金。5.产权风险现实中总有存在一些开发商以各种借口拒绝、拖延办理产权证,致使许多购房者入住后迟迟拿不到产权证。6.延期交房的风险很多开发商由于资金不到位等问题会出现延迟交房、不能交房的现象,导致消费者的利益受损。当下市场交易的商品房多为期房,很多购房者在付款时签订合同时,对房屋的印象仅存在于开发商的承诺、沙盘的设计以及样板房的感受。相比现房,期房价格相对较低,可选择的空间比较大,但期房由于尚未竣工就出售,存在一定风险。

    全部5个回答>
  • 1.根据图纸买房购房者看到的大多是户型的平面图、整个楼盘的效果图而不是实物,许多开发商将户型平面图做的简单而模糊,使得有关面积、户型、装修标准难以准确进行判断;而楼盘的效果图则渲染得十分精美会造成对消费者的误导。如果在交房后与开发商宣传的差距较大则会造成损失。2对于开发商的情况难以把握。如果开发商在建设过程中因为资金不足使工程停顿;或因技术实力不足造成建设质量的降低;以及在建设过程中擅自变更原来的设计或承诺尤其是对小区的配套设施和环境绿化的变更等情况,这些都会给消费者造成巨大的损失。3市场的行情和价格难以预测。在购房者与开发商签订合同并付款后,因为市场因素的作用,房价会产生波动。如果涨价则购房者受益;如果跌价则购房者会遭到损失。

    全部3个回答>
  • 您好,期房转让有何风险:1、一房二卖的风险。由于下家与上家只签订了一份买卖合同,又不能象普通期房预售那样通过合同网上备案和预告登记,因此下家难以阻止上家一房二卖,在这样的情况下,只有一方会**后取得房屋产权,而另一方只能向上家索赔。2、合同解除的风险。也有这样的做法:下家支付一笔差价补偿款给上家后,由上家与开发商解除预售合同,再由下家与开发商直接签订预售合同,这样就由下家直接和开发商建立买卖合同关系,这样下家可以少交税。但是,上家与开发商的合同解除后,开发商可以将房屋另行售与他人而不用承担任何责任。尤其在房价上涨较快时,下家要防止开发商另售他人。3、逾期交房的风险。如果还未交房,那么在上家与下家签订的买卖合同中很可能不能确定交房时间,何时能交房取决于工程进度。当然,尽管下家与开发商并没有订立合同,但下家仍然可以自己的名义根据开发商与上家签订的预售合同追究开发商的逾期交房的违约责任。不过,这必须有两个前提:一是上家已向开发商付清了房款,二是上家将期房转让给下家的情况已通知了开发商。

    全部5个回答>
  • 期房即指开发商从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开始至取得房地产权证(大产证)止,在这一期间的商品房称为期房,消费者在这一阶段购买商品房时应签预售合同。期房的优势分析(1)先期预购,户型、位置利于选择。由于订的是未竣工的房屋,销售工作刚刚开始,开发项目的所有房型都有,朝向好的户型也在其中,购房者有了比较大的选择余地。(2)价格能给予较大的优惠,一般为5%~10%,甚至更多。开发商开发一个楼盘一般需要1年~2年的时间,甚至更长。为了及时收回现金,对购买期房持极大的欢迎态度。(3)付款轻松,随施工进度付款,一般分为三次。首次付款时间为取得预售证时,一般仅付1万元~2万元的定金和总房款10%左右的首期房款;第二次付款时间是工程进行到一半时,付款额约为总房款的60%;第三次付款时间为房屋已经交工或即将投入使用时,购房者将余下的款项付完,同时开发商将房屋交付给购房者,也可选择按揭付款。如果是一次性交付全款,可获得更大的优惠。(4)工程质量随时可见,便于监督和提出意见。从付完定金的那一刻起,购房者就可随时去观看工程进度,对于房屋结构、墙体构造、水暖电等设备管路、管线、接口这些建好以后不易观察的部分,这时都可一览无余。

    全部4个回答>
  • (一)买卖双方签定一份预购协议双方对预备买卖的房屋的基本情况、价款支付、房屋的交付及预办理交易过户的日期作基本约定。并由卖方支付一定的定金待卖方取得产证时,双方再按照预购协议的约定期限签定房屋买卖合同。这种操作模式是买卖双方对期房的买卖达成的一种意向。1、法律依据:根据合同法第八条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不得擅自变更或者解除合同。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合同法第四十四条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生效的,依照其规定。”因此,只要买卖双方主体适格、意思表示真实且内容又不违法这种买卖协议就是合法有效的。双方当事人要按照约定全面履行协议,任何一方不得擅自变更或者解除协议,并不得恶意阻却协议的履行而恶意违约,一旦双方能诚实信用地全面履行了协议,双方就可以在产权证办理出来后签订房屋买卖合同,从而实现房屋买卖的目的。2、法律风险:预售方违背诚实信用的原则恶意违约,当产权证办理出来后不原意按照协议的约定和预购方签订房屋买卖合同。此时预购方只能选择要求预售方承担违约责任或赔偿责任,而无法实现房屋买卖的目的。因为此时房屋买卖合同尚未签订,无法请求其继续履行以实现买卖房屋的目的。 为此笔者建议:预购方可以在预购协议中增加违约责任条款,以此来给违约方施加压力,加大违约成本限制其恶意违约;同时也可以**大限度的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二)双方直接签订买卖合同,买受人支付一定数额的定金,同时对买卖合同的生效附设一个条件,如约定 “卖家取得房产证后合同开始生效”。1、法律依据:《合同法》第四十五条的规定“当事人对合同的效力可以约定附条件。附生效条件的合同,自条件成就时生效。附解除条件的合同,自条件成就时失效。”也就是说,当事人对合同的效力可以约定附条件。2、法律风险:在合同成立但未生效前,即办理产权证之前出卖人毁约的风险。此时购买人可以要求悔约方实际履行合同或赔偿损失。还有一种风险就是出卖方看到房价上涨感觉出售吃亏,便恶意阻止条件成就,比如大产证办妥后卖方不配合办理小产证或找其它理由推脱。所以购买人要特别注意合同的约定。

    全部3个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