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屋网 >房产问答 >银行贷款 >贷款流程 >详情

买二套房可以贷款多少钱呢?应该怎么办呢?

158****7071 | 2019-07-25 15:06:45

已有3个回答

  • 154****8456

    ,购买第二套商品住宅房可以继续申请使用第二套房公积金贷款,但是停止向购买第三套及以上住房的缴存职工发放公积金贷款。
    如果之前按揭购买了一套商品住房(住宅类),然后又卖了,现在准备新购一套商品住房(住宅类),申请公积金贷款仍算第一套。与商业银行不同的是,银行"认房也认贷",而公积金中心"只认房不认贷"。也就是说,公积金中心只认申请人目前名下房产,不计算其拥有房产和按揭贷款的历史记录。
    职工的公积金贷款可贷额度不足以支付购买住房所需时,职工可以向受托银行申请商业住房贷款,并由受托银行以公积金贷款和商业住房贷款的组合形式向职工发放。
    公积金贷款采用抵押担保方式的,借款人(即申请公积金贷款的职工,下同)应以所购买住房作为抵押物。借款人应当和受托银行签订抵押合同,并按本市房地产权登记规定办理抵押登记手续。
    公积金贷款采用质押担保方式的,借款人或第三人应当提供公积金中心和受托银行认可的凭证式国债、受托银行本行本币定期存单,以及其他依法可质押的权利凭证进行担保。借款人应当和受托银行签订质押合同,并在合同约定的期限内办理权利凭证移交等手续。

    查看全文↓ 2019-07-25 15:07:07
  • 153****9800

    不用,只要你有贷款资格,你能开出第一套房贷款没还清的情况下的二套房贷款的收入证明就可以,二套房利率上浮10%,只能贷40%,要结合你一套房的月供开二套房的收入证明。

    查看全文↓ 2019-07-25 15:07:02
  • 158****2058

    1、如果前面两套房目前都在还款中,那么第三套购买是无法办理贷款的;
    2、除此的情况按2015年3月30日新政执行:
    2015年3月30日,人行、银监会、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的《关于个人住房贷款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提到,对拥有1套住房且相应购房贷款未结清的居民家庭,为改善居住条件再次申请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购买普通自住房,**低**款比例调整为不低于40%,具体**款比例和利率水平由银行业金融机构根据借款人的信用状况和还款能力等合理确定。
      公积金房贷的门槛也进一步调低。缴存职工家庭使用住房公积金委托贷款购买首套普通自住房,**低**款比例为20%;对拥有1套住房并已结清相应购房贷款的缴存职工家庭,为改善居住条件再次申请住房公积金委托贷款购买普通自住房,**低**款比例为30%。

    查看全文↓ 2019-07-25 15:06:58

相关问题

  • 1.首套房,比例**低30%,即贷款金额**高不超过所购房产价值的70%(不实施“限购”的城市调整为不低于25%)2.二套房,比例**低40%,即贷款金额**高不超过所购房产价值的60%。

    全部5个回答>
  • **新央行房贷新政规定了首套房认定标准:2014二套房认定标准[2](一)借款人首次申请利用贷款购买住房,如在拟购房所在地房屋登记信息系统(含预售合同登记备案系统,下同)中其家庭已登记有一套(及以上)成套住房的;(二)借款人已利用贷款购买过一套(及以上)住房,又申请贷款购买住房的;(三)贷款人通过查询征信记录、面测、面谈(必要时居访)等形式的尽责调查,确信借款人家庭已有一套(及以上)住房的;(四)对能提供1年以上当地纳税证明或社会保险缴纳证明的非本地居民申请住房贷款的,贷款人按“第三条”执行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新出台的二套房标准是以家庭为单位,既认房又认贷,且异地人士购房贷款还需提供1年以上拟购房地的纳税证明二套房或社会保险缴纳证明,否则均按照二套房贷计算。

    全部3个回答>
  • 第一套房还在你名下的话,第二套**就按第二套的来算,总房价的60%....如果第一套已经过户给别人了,又没有贷款的话,在买的话就是30%....

    全部3个回答>
  • 现在是40%,网上说明年要提高到50%,不过现在有争议。另外,如果第一套房子没有做按揭,或者贷款已经还完,部分银行对第二套房可以**30%,如农村信用社。

    全部3个回答>
  • 2套房**低**款比例调整为不低于40%,即4成,这意味着居民在购买200万的二套房,**款可以少交60万。2年以上(含2年)的普通住房对外销售的,免征营业税。  公积金贷款**降至2成  在公积金政策方面,首套房**比例为20%;对于拥有一套房已结清贷款,再购买普通自住房,**低**比例为30%,此前**比例则为60%。  贷款利率还未明确  有银行个贷人士透露,新政策中虽明确了二套房**将下调,但贷款利率并没有明确,参考银行的同行做法,利率上浮仍难以避免。具体上浮多少,则要看购房人的资质、征信等综合情况。

    全部4个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