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屋网 >房产问答 >其他 >其他 >详情

请问借名买商品房都有什么风险?

151****7983 | 2019-09-18 23:48:43

已有3个回答

  • 137****5932

    一、借名买房的法律风险
    1、首先,如果登记购房人反悔,出资人不能证明双方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和支付购房款的事实,要想取得房屋产权或收回购房款都很困难;
    2、其次,如果登记购房人有对外债务,债权人可以要求法院查封并拍卖该房产
    3、再次,如果名义产权人意外死亡,该房屋可能会因为继承关系而被其他人继承;
    4、**后,如果银行**后查实实际购房人与借款人不是同一个人,银行也可以依据贷款合同的有关规定,要求提前解除贷款合同。
    在这些情况下,出资人很难得到房屋,而可能只有要求返还房价款、违约金,不能要求继续履行合同、取得房产。而且,即使登记产权人不存在任何违约及有违诚信的行为,那么将登记产权人名下的房屋转移登记到真正的产权人名下也要负担相应的税费。
    二、借名买房合同的效力问题
    在借名买房的背后,实际出资人会与登记购房人签订相应的房屋买卖合同,以保证自己能够取得所购买的房屋,该合同的有效性对实际出资人是否能够取得房屋或者**大化的保护自身的利益至关重要。对于双方在幕后签订买卖合同的有效性需要具体分析。
    1、借名购买一般的商品房,该买卖合同应当认定为有效合同
    这是我国合同法的一项基本原则,任何人有权依据《合同法》有关委托代理方面的规定,委托他人代理为一定民事法律行为,其中当然包括代理买卖房屋。如果不存在恶意规避法律或者政策的行为,双方当事人自愿签署的借名买房合同合法有效,应具有法律效力。实际出资人可以以双方签订的合同,要求登记购房人将所购房屋过户到自己名下。
    2、借名购买经济适用房等特殊房屋的合同效力
    对于该类合同的效力,我国不同法院有不同的认识,有的法院认为该类合同为无效合同,理由是双方当事人,尤其是实际出资人存在恶意规避法律或国家政策的行为,属于《合同法》中关于违反法律规定或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无效合同情形,其签订合同的标的是买卖某种特定的购房资格,而非房屋本身,应当认定为无效。
    而有的则认为,我国《合同法》明确规定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才属无效,而关于经济适用房上市交易的相关规定不属于法律,亦不属于法规,从维护市场交易秩序的角度出发,该类合同不应判归无效,合同双方如果能够按照规定补缴税收,合同仍应属有效。
    “借名买房”者,一定要认清楚所购房屋的性质,如果是拆迁房、安置房、经济适用房等有政策限制交易条件的房产,那么**好不要购买,以免一旦发生纠纷,造成**后落得房财两空。

    查看全文↓ 2019-09-18 23:49:17
  • 153****1033

    1、实际购房人不按时还款,导致名义购房人进入银行征信系统黑名单;

    2、实际购房人无力供楼,导致名义购房人被起诉,受牵连;

    3、未来可能影响自己的购房资格,影响自己享受国家有关购房优惠政策;

    4、房屋出租,与承租人之间发生法律纠纷,自己受牵连。

    查看全文↓ 2019-09-18 23:49:12
  • 157****9880

    我国奉行合同自由原则,在没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及社会公共利益的前提下,应当允许当事人订立任何内容的合同。
    对于普通商品房,除了违反《合同法》第52条之外,实际购买人如能证明双方有借名买房合意并已实际出资,借名买房合同应属有效。
    但借名买房多数情况下以违反、规避国家相关经济政策为前提,结合实践中法院相关审判观点,对几种特殊性质住房予以分析:

    查看全文↓ 2019-09-18 23:49:09

相关问题

  • 一、什么是借名买房借名买房指房屋的实际出资人借名他人名义买房,并以他人名义登记房屋所有权的行为。根据《物权法》的规定,不动产登记簿是房屋等不动产物权归属和内容的根据,因此借名买房很容易产生纠纷,那么如果出现问题,房子应该归谁呢?关于借名买房各地裁判观点并不统一,自由裁量的空间较大。当然有不少案例是将房屋判给借名人的,但也有案例将房屋判给被借名人,只不过被借名人要赔偿大部分房屋金额给借名人,甚至有以双方只是借款关系或明知限购政策还故意对抗政策为由,将房屋判给被借名人的。二、借名买房有哪些风险?被借名人承担的风险包括:如果当地施行限购政策,被借名人可能会失去购房资格,或者购房要算二套房的**和利率;被借名人如果名下登记了房屋,可能被取消经济适用房等保障性住房的申请资格;贷款买房情况下,如果借名人不按时偿还贷款,会影响被借名人自己的信用记录。借名人承担的风险:因为被借名人是房产权利登记人,他可以去房管部门挂失房产证,随后将房屋抵押;被借名人可以在挂失房产证后将房屋出卖;被借名人欠有债务,房屋被债权人诉讼后,被法院查封等司法措施;被借名人离婚,房屋算共同财产被分割;三、借名买房要注意什么?1、弄清房屋性质购房者借名买房之前要弄清楚欲购房屋的性质,房屋是否能上市交易,借名购买是否违反国家政策性规定,防止将来无法取得房屋所有权。2、签署协议约定权责不论借谁的名义购买房屋,购房者借名都应委托专业的律师起草并签订借名买房协议,约定清楚双方的权利义务,如果**款是以被借名人的名义缴纳的,借名人汇款时,一定要备注汇款用途是与“代本人支付购房款”有关。3、保留证据购房者应该注意保留双方洽谈、签订借名买房协议时的证据,如邀请朋友作见证、进行录音录像等。另外,**款汇款单、按揭还款单、完税证明、登记费用缴纳证明等一定要保存完好。4、签订租赁合同为防止被借名人擅自处分或出售房屋,购房者借名时可采取与其签订长期限(例如20年)租赁合同的方式占有使用房屋,利用“买卖不破租赁”规则,对抗善意的房屋买受人请求交付使用房屋的诉讼请求。

    全部3个回答>
  • 导读:国家出台了一些保障房政策维护房地产市场的稳定,一些购房者为了能够享受国家的优惠政策会铤而走险,借用他人的名义购买保障房。看起来很美,实则暗藏着巨大的风险。以他人名义买房,房屋买卖合同上签订的是他人的名字,房产证上也是他人的名字。一旦发生纠纷,则购房人的美梦会成为一场空。

    全部9个回答>
  • 如果“被借名方”存在债务危机,“借名方”就有可能白白损失一大笔财物。“例如,‘被借名方’在外面有债务,债权人是可以要求查封其房产的,那么‘借名方’,也就是真正的出资人、还贷方他的利益是肯定要受损的,甚至是房财两空”“被借名方”同样也存在风险。如果“借名方”不及时还贷,“被借名方”的信用记录是要受到影响的。等到“被借名方”自己需要买房时,他面临的政策、利率和**很可能更高,对他自己很不利。所以,无论“借名”还是“被借名”,都要三思后行。

    全部2个回答>
  • 近年来,受房价、特殊性住房限购政策等影响,借名购房已屡见不鲜,因此引发的纠纷也不断发生。随着房价的大幅上涨,一旦登记人反悔,实际购房者面临着无法取得房屋产权的风险。此外,还有一些人借名买具保障性质的政策性住房,因借名购买政策性住房违反国家政策,即便双方签订借名协议,此协议也可能会被认定无效。不仅是借名人,登记人在借名给他人购房时,也承担着借名人以自己名义购房和贷款后,若不及时按揭还款,还会影响个人征信的记录。 通常在现实生活中,有那些人会借他人名义买房呢? 1、未达到购房资格但有买房需要的非京籍人员 2、一些已拥有住房为规避限购令的人员 3、条件不符合申请购买经适房的人员 4、两限房甚至其他单位优惠集资房的人员 5、被限制贷款或有想转移财产逃避债务的人员 数据显示,在所有权确认纠纷案件中,涉及借名购房纠纷案件占近两成的比重,而在实际的案件诉讼中,仅有不足一成的借名购房者有签署书面借名购房协议,因借名购房的行为多发生在亲属、朋友之间,双方基于感情信任,多为口头约定,较少签订书面协议,一旦借名人提出房屋为自己所有,实际出资人的取证过程往往面临困难。 针对借名购房行为存在的风险,建议借名者不要借名购买保障性住房。对于不违反国家法律、政策的借名购房人,借名人与登记人应签订书面协议,对出资、房屋的产权归属等作出明确约定,必要时可对协议进行公证。出资人在支付房款时留存银行转账记录、收据收条等证据,以防在没有书面协议或房屋登记人对借名买房不予认可时,出资人可以此为依据向对方主张债权、减少损失。 另外对于登记人一方,应就房款支付、贷款偿还以及因房屋所产生的相关责任义务等事项作明确的书面约定,以防止借名人未能及时还贷导致银行向登记人主张权利时,登记人由此遭受损失。

  • 1、借名买房合同或被确认无效,借名人违反相关政策、法规的规定,借名购买经济适用住房等政策性保障住房,并登记在他人名下,借名购买其本人不具有资格的政策性住房,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其双方之间的协议无法得到法律的认可。2、借名人易发生“房钱两空”的后果;3、出名人的资信可能受到不利影响,一旦借名人不按规定还款,银行则不仅有权依据合同追究出名人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