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屋网 >房产问答 >房产知识 >房屋面积 >详情

人防建筑面积是多少? 人防工程建筑面积有什么规定吗?

146****1357 | 2019-01-08 13:32:19

已有3个回答

  • 147****0857

    新建民用建筑工程应当按照下列标准修建人防地下室:(仅供参考)
    (一)新建10层(含)以上或者基础埋深3米(含)以上的民用建筑,按照地面首层建筑面积修建6级(含)以上防空地下室;
    (二)新建除一款规定和居民住宅以外的其他民用建筑,地面总建筑面积在2000平方米以上的,按照地面建筑面积的2%~5%修建6级(含)以上防空地下室;
    (三)开发区、工业园区、保税区和重要经济目标区除一款规定和居民住宅以外的新建民用建筑,按照一次性规划地面总建筑面积的2%~5%集中修建6级(含)以上防空地下室:
    按二、三款规定的幅度具体划分:一类人民防空重点城市按照4%—5%修建:二类人民防空重点城市按照3%~4%修建;三类人民防空重点城市和其他城市(含县城)按照2%~3%修建。
    新建防空地下室的抗力等级和战时用途由城市(含县城)人民政府人防主管部门确定。
    按照规定应修建防空地下室的民用建筑,因地质、地形等原因不宜修建的,或者规定应建面积小于民用建筑地面首层建筑面积的,经人防主管部门批准,可以不修建,但必须按照应修建防空地下室面积所需造价缴纳易地建设费,由人防主管部门统一就近易地修建。防空地下室易地建设费的收取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价格主管部门会同财政、人防主管部门按照当地人防地下室的造价制定。

    查看全文↓ 2019-01-08 13:32:51
  • 145****0247

    1、 所有建筑均按建筑形式分类,指标计算与使用功能无关。计算方法:
    (1)十层以上(含十层)的建筑,应修建“满堂红”防空地下室,可按其第十层标准面积指标计算;
    (2)十层(不含十层)以下,基础埋深超过3米(含3米)的建筑,应按其面积(含地下)的3%修建;
    (3)十层(不含十层)以下,基础埋深不超过3米的建筑,应按其面积(含地下)的2%修建;(4)单建工程(地上建筑投影范围之外的地下建筑)应按其面积的30%修建。如一栋建筑既有高层又有多层,应按上述要求对建筑进行竖向分割后,分类计算应建设人防面积指标。
    2、 为小区配套建设的中**、幼儿园、市政站点等可不结合修建防空地下室。如上述项目与其它建筑合并设置,应将其面积指标扣除。

    查看全文↓ 2019-01-08 13:32:35
  • 133****1812

    一、对于人防工程的面积有以下规定:

    1、 所有建筑均按建筑形式分类,指标计算与使用功能无关。计算方法:
    (1)十层以上(含十层)的建筑,应修建“满堂红”防空地下室,可按其第十层标准面积指标计算;
    (2)十层(不含十层)以下,基础埋深超过3米(含3米)的建筑,应按其面积(含地下)的3%修建;
    (3)十层(不含十层)以下,基础埋深不超过3米的建筑,应按其面积(含地下)的2%修建;(4)单建工程(地上建筑投影范围之外的地下建筑)应按其面积的30%修建。如一栋建筑既有高层又有多层,应按上述要求对建筑进行竖向分割后,分类计算应建设人防面积指标。

    2、 为小区配套建设的中**、幼儿园、市政站点等可不结合修建防空地下室。如上述项目与其它建筑合并设置,应将其面积指标扣除。



    3、 地下室、半地下室、地下车间、仓库、商店、车站、地下指挥部等,包括相应的有永久顶盖的出入口的建筑面积,按照其上口外墙(部包括采光井、防潮层以及保护墙)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层高超过2.20M的部位应该计算全部面积;层高不足2.20M的部位应该计算1/2面积。

    4、 应建人防面积=高层建筑的基层面积,按100%计算(不管有、无地下室)+ 楼层为1层—3层的如果地下室埋深不到3米或无地下室的,按基层面积的15%计算;

    如埋深超过3米的按基层面积的100%计算+

    楼层为4-6层的如果地下室埋深不到3米或无地下室的,按基层面积的35%计算;如埋深超过3米的按基层面积的100%计算



    二、人防工程等级的划分:

    人防工程的有3个规范:

    1.人民防空工程设计规范 GB50225-2005

    2.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 GB 50038—2005

    3.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 50098-98(2001 年版)

    我国人防等级按其抗力从高到低共有八级,《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 50038—94仅适于下列级别:
    防等级的划分有四种方式来划分的
    按抗力等级划分,可分为8个等级,工程可直接称为某级人防工程;
    按战时用途划分,可分为指挥通讯、人员掩蔽、医院、救护站、仓库、车库等;
    按平时用途可分为商场、游乐场、游馆、影剧院(会堂)等;
    按防化等级可分4个等级。



    下面可以看下人防等级的划分的相关知识
    人防的分类 1.人防工程的用途战备和救灾功能 2.我国人防建设的方针长久准备、重点建设、平战结合搭配搭配调节” 3.人防工程分类按功能分(1)指挥、通讯信息. (2)中心医院同急救医院;(3)人员掩蔽部专业队员、一等人员(局级和局级以上)、二等人员;(4)专业队装备部;(5)配套工程区域水源、电源、监测中心、食品食物食品食物加工、物资加工、物资库、人防通道等。

    三、人防工程面积基准按什么?是按城市总人口数?还是城市战时留守人口数?

    按城市战时留守人口数

    查看全文↓ 2019-01-08 13:32:30

相关问题

  • 建筑面积计算规范 3.1.17规定,有永久性顶盖的室外楼梯,应按建筑物自然层水平投影面积的1/2计算,所以顶层不计算建筑面积,其它层计算1/2 楼梯井宽度大于500,应扣除,四跑楼梯一般要扣除楼梯井的面积

    全部3个回答>
  • 根据《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GB/T50353-2005规定,下列项目不应计算建筑面积:独立的烟囱、烟道、地沟、油(水)罐、气柜、水塔、贮油(水)池、贮仓、栈桥、地下人防通道、地铁隧道。

    全部4个回答>
  • 【 计算方法】:十层以上(含十层)的建筑,应修建“满堂红”防空地下室,可按其第十层标准面积指标计算;十层(不含十层)以下,基础埋深超过3米(含3米)的建筑,应按其面积(含地下)的3%修建;十层(不含十层)以下,基础埋深不超过3米的建筑,应按其面积(含地下)的2%修建;单建工程(地上建筑投影范围之外的地下建筑)应按其面积的30%修建。为小区配套建设的中**、幼儿园、市政站点等可不结合修建防空地下室。【规定】:1. 电梯是绝对不能算入人防面积的,这点规范是非常明确的。2. 当电梯通至地下室时,电梯必须设置在防空地下室的防护密闭区以外。3. 楼梯、坡道如果只是平时使用,与人防无关的则不算了人防面积。4. 人防口部的定义中包含人防使用的竖井及防护密闭门以外的通道。此通道含坡道及楼梯。5. 布置人防口部、密闭通道等人防有使用到的楼梯、坡道。按规范及其图示凡人防使用的楼梯、坡道均计入人防面积。

    全部3个回答>
  • 各个地方的标准不同,有些地方只需要测算高层标准层投影面积之和就行。有些地方多层部分要按照总建筑面积的百分之3来做人防面积。有些地方多层部分只要基础埋深超过3米,都按照高层来测算,即多层也按照高层一样算投影面积。像你说的高层按照2%-4%修建人防工程,我觉得不太靠谱,这样的话面积太少了,应该是高层部分按照首层或者标准层投影面积修建人防工事,然后商业裙楼(也就是多层部分),根据不同地方的要求,有些是按照这部分的总建筑面积来缴纳异地建设费;有些地方是按照这部分的总建筑面积进行2%-4%的折算面积修建人防。

    全部4个回答>
  • 《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图解》是2009年12月1日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图书。2013年由国家住建部批准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T50353-2013,自2014年7月1日起实施。 【前言】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12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12]5号)的要求,规范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经验,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修订了本规范。 本规范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3.计算建筑面积的规定。 本规范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增加了建筑物架空层的面积计算规定,取消了深基础架空层;2.取消了有永久性顶盖的面积计算规定,增加了无围护结构有围护设施的面积计算规定;3.修订了落地橱窗、门斗、挑廊、走廊、檐廊的面积计算规定;4.增加了凸(飘)窗的建筑面积计算要求;5.修订了围护结构不垂直于水平面而超出底板外沿的建筑物的面积计算规定;6.删除了原室外楼梯强调的有永久性顶盖的面积计算要求;7.修订了阳台的面积计算规定;8.修订了外保温层的面积计算规定;9.修订了设备层、管道层的面积计算规定;10.增加了门廊的面积计算规定;11.增加了有顶盖的采光井的面积计算规定。 本规范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和建议,请寄送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9号,邮编:100835)。 本规范主编单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 本规范参编单位:北京市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处 辽宁省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总站 黑龙江省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总站 浙江省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总站 四川省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总站 陕西省建设工程造价总站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员:李艳海 王海宏 胡晓丽 陈国立 徐成高 吴宏伟 王玉波 胡建明 程万里 杜浐阳 白洁如 刘大同 赵 彬 泽仁江措 【目录】 1 总 则 2 术 语 3 计算建筑面积的规定 本规范用词说明 附:条文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