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吉屋网 >楼市资讯 >求你们了,不要再写链家了!你们啥也不懂! 

求你们了,不要再写链家了!你们啥也不懂! 

来源:大伟看楼市   发布时间:2015-06-03 00:00:00

*攸克写了一篇链家起风的文章,写的很好。

当然伟哥依然有很多意见,归根结底其实就是:“不要再写链家了!你们啥也不懂!”

链家作为业内大鳄,当然值得我们其他企业尊敬,但这不代表其他企业就已经是昨日黄花撒。起码现在看,链家在全国的市场份额还是低于中原的。

伟哥的确是对链家佩服的五体投地,曾经非常想去学习先进的秘笈。

前几天另外一个受人尊敬的业内前辈高策的陶总也点评了《大伟看楼市》的另外一篇关于链家的内容(《对链家如何干掉链家的反面思考,甭动不动就喊颠覆!》),提及立场问题。这个肯定难免,链家没有给我发工资,我自然不会偏向链家。哈哈。

下面本文的立场就明确了,请读者只看内容,并且主动的调整立场。

链家是一个大家都在学习的企业,但到目前为止,所有记者写的内容没有一个靠谱的,各种溢美忽悠之词。下面问题来了:

1、如果这种模式是先进的,为什么没有人模仿?

2、如果这种模式是先进的,为什么持股5年的鼎晖撤了?

3、如果这种模式是先进的,为什么需要收购外地企业?

这些问题的很多答案当然有可能只是庸人自扰之,但一个中立客观写企业的文章,如果不是软文,就不应该回避这些问题,如果是软文,呵呵!

另外友好建议:链家的大脑是左总,左总的确是智者,听他说十*战略比听其他人忽悠十天可写的东西要多。

其他人大多是职业经理人,忽悠记者太容易了。你得到的讯息大部分都是不值钱的。以后看到其他人说链家战略,你就自动忽视。因为那基本是假的。

下面几点粗浅的看法:

1、链家的模式:

现在的链家并不是曾经的链家。链家的规模在100个店以下徘徊了很久,链家是2001年成立,2005年初只有30多家门店。

但值得关注的是2003年,在链家只有20多家分行的时候,就与我爱我家、信*一起成为政府指定央产房代理机构。

2007年到2008年,当时行业龙头中大恒基的危机,给了链家第1次跨越式发展的市场机遇,在其他企业保守求稳的情况下,链家门店爆发到了300多家。

2010年,再次扩张到600多家,之后已经占据北京中介*的行业龙头地位。

后来链家大幅度尝试外埠拓展、同时利用规模效应开始真房源等设置行业壁垒营销。

2、链家的*:

链家的发展并不是一蹴而就,链家的*也一直比较依赖输血。

以链家在北京的发展为例,2005年,链家还是一间细公司,只有20家分行。到2007年已发展至300间,增长了15倍。在短短的两三年里,作这么高速的增长,不似是有机增长,很大可能是要靠盈利之外的资金投入。

2005年他只做了1,500宗交易,以20间分行计,一个月每间分行做6.25宗生意。当时北京的楼价只有一百万元人民币(下同)一间左右,就算当年链家已可收到楼价的2.7%做佣金,平均一间铺一个月也只有168,750元的收入。即使有20%利润,一间铺一年的利润也不过40万元左右,由是每间铺的盈利,仅够开一间分行。即是说,如果链家是利用自己的盈利去扩充的话,一年*多翻一番,三年也只能从20间分行变成80间。但链家却在三年里扩展到300间,相信一定要靠额外的资本性投入。

在2010年,也已经引入了风险*,而在2014年风险*出现了一定的变化。

3、链家的扩张:

链家的现在模式,每个城市起码要开300间铺,规模效应才会明显,因为这样才可以通过规模效应战胜人为因素,才可以养活庞大的后台,销售的数量才可以支撑有想象力的其他业务。

链家自己打败了自己的繁殖。

链家现时提供的服务与在北京发展初期已不一样。链家在北京成功后,进一步优势化了对顾客的服务。其中一种功能是增加经营的成本,让竞争对手再难生存,而且亦可提升新来者的门槛。

但这种做法现在又反过来增加了链家把这种服务移植到其他城市去的难度。

链家新去的城市,除上海、深圳外,楼价都只有北京的三分之一,而二手的交投也没有北京那么活跃,再加上收佣比例多没有北京这么高。链家在这些城市的收入,很难支撑北京链家一样的服务。

所以行内也很粗鲁的形容,链家的扩张模式是太监模式,因为必须要收购一个成熟的企业改制。但成为九千岁的道理是曲折的,难度非常大,但一旦成为九千岁,自然会呼风唤雨,到目前为止,上海、深圳已经开始了尝试。

4、链家的租赁:

实际情况是:十年前,北京就有这种分租模式,其实很简单,大部分房源会比实际房屋设计多出1-2间卧室,而这就是差价来源。

中介公司以目前的价格,固化未来2-3年的租金,赚取额外差价,另外还有收房租与付房租的现金流差。这种模式在10年前的北京就已经广泛存在。

丁丁租房等对链家来说,的确亏损巨大,但这是抵抗互联网中介的一大法宝,而且本来三方租赁业务就是鸡肋。但对于互联网中介来说,这种客户流量更加可观,而且这种交易不用确权,可以数据造假,编造故事。

这种模式对爱屋吉屋等互联网中介的廉价佣金打击巨大,因为事实上,这种业务中介已经不完全是居间了,而是事实上的代理,转接了业主的转租权,成为了事实上的*型中介。

北京二房东模式在租赁市场占比巨大,这导致了,这种非三方居间市场,对佣金的高低并不敏感。因为中介已经完全控制了转租权。

5、链家的网络:

O2O电子商务即Online线上网店Offline线下消费,链家——大家都知道,的确是值得尊敬的企业,但何时成为O2O平台了?

链家的网站或者说是链家网,一直是服务平台,并非引流平台。网站销售与线下客户的重合非常高。

当然现在轻资产容易包装,但如果网络模式可以获得房源与销售,就没有必要收购外地企业了。

6、链家的金融:

链家已经不完全是一个中介公司了,他的利润来源已经越来越依赖金融产品。链家对资金非常渴求,员工的提成等是可以不拿按照8%*理财,而公司的各种金融产品包装已经代表了行业方向,但目前并没有一个记者写过这些。

7、链家的员工:

链家的员工的确代表了正能量,作为链家不需要员工遇事有自己的判断,而只是依足公司的指引去做就是了。他们要求员工迷信公司的模式,不可质疑公司的决定,人人只能做公司的驯服工具,乐于只做一颗螺丝钉。

链家的员工的确是有一种向上的精神,对于企业来说,是一种巨大的财富。但这种流水线的运作,对于个人来说,将来可能失去独当一面的机会。

收尾收尾,事情太多,不写了!本文只代表个人不完全看法!

免责声明:此信息来源于大伟看楼市 ,微信号:zdw123zdw123zdw ,版权归原作者。吉屋网旨在为广大用户提供更多的信息无偿服务,在网页上展示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本网站转载的作品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进行删除处理(loupan@jiwu.com)。
买房交流群-41群(483)
  • 森:时代倾城怎么样,值得买吗?
  • 时光机:挺不错的啊
  • 随心:现场有优惠活动,可以去看看
  • 随心:现场有优惠活动,可以去看看
  • Lucas:周边环境还可以
  • 小鱼鱼:值得入手
  • 贤:我老婆挺喜欢的
3045人正在热聊楼市
大伟看楼市
共发表1244
+订阅
微信扫码,关注大咖
从市场看楼市,从一线看楼市。中原张大伟的自媒体。
微信号:zdw123zdw123zd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