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吉屋网 >楼市资讯 >远大住工张剑:沉潜20年后再亮剑

远大住工张剑:沉潜20年后再亮剑

来源:地产总裁内参   发布时间:2018-07-10 00:00:00

建筑工业化谁主沉浮?还看中国


图注:远大住工董事长张剑先生

文|潘永堂

伟大,都是熬出来的!

他,曾经是中国空调行业的领军者,硬是把远大中央空调做到全国销量*;但1998年,他急流勇退,果断“放下”如日中天的远大空调,低调进入当时冷门的“装配式建筑”行业。

没想到,这一干,就是20年。

2018年,行业苦尽甘来,装配式建筑迎来市场化的元年,风口打开;为此,张剑预计2020年中国将会有几千家企业涌入这个风口行业,而那时的远大住工,年产值预计达3亿天量规模。

乐观的同时,他又提醒“盛世危言”的预言,2025年99%的装配式建筑企业又将“消失”。

同行“疯狂涌入又黯然离去”,或许只是时间的过客,但张剑却一直坚持做“时间的朋友”,专业、专注,价值,前20年,他在寂寞中坚守,始终如一;未来5年,属于远大的“时刻”已经到来,远大住工势必进入发展的快轨道,更重要的是,远大提出要 “成为全球建筑业*有价值的公司”的愿景。

此刻,苦熬20年蓄势待发的远大住工格外“朝气蓬勃”,带着对张剑为何苦熬20年,以及远大住工战略进化的好奇,地产总裁内参潘永堂专程奔赴长沙,访谈了远大住工的董事长张剑及总裁唐芬女士。

1、没大情怀,难熬20年

从如日中天的远大空调急流勇退进入这个“冷门”,不仅财富无门,而且是自找苦吃!

其一,建筑工业化前期都是投入,投入,买家太少,赚钱太难;其二,空调如日中天是舒适区,建筑工业化却是起步期,是典型的“非舒适区”,甚至寂寞无人问!

如张剑自己所言,进入建筑工业化,核心是兴趣和内心一份责任。

远大的首席科学家,大学学热能工程,以至于“节能环保”都快成为张剑的人生“三观”!

的确,即使1988年创立远大中央空调时,张剑初心也是希望通过核心技术来提高节能减排。后来,当他把空调做到世界级水准后(在欧美,远大中央空调一度比欧美一流空调品牌售价还高),想再降低1个百分点能耗都非常难,节能几乎做到极致了。

还是那句谚语“人关注什么,往往就会看到什么!”关注节能的张剑,机缘巧合忽然发现一个节能超级新大陆——即当时中国建筑业节能,竟是一片空白,而且只需稍作努力,就能让建筑能耗减至过半甚至实现70%的降低。

同时,在日本考察期间,敏锐的张剑发现一种闻所未闻的造房工艺:日本的“一户建”,上午8点开工,到傍晚前后竟然就可以入住了,这种绿色环保高效的新式建房方式,给他留下深刻印象。

有时候一个人的转型,可能就是一个走心的“触动”,张剑明白,节能、绿色、环保、高效的建筑工业化,一定会是中国建筑业的未来。中国建筑业的市场本来就是全球*的,但却又是*落后的、*粗放的、能耗*的,这种“落差”,不就是张剑的大时代机会吗?

2、行业之痛:大而不强

建筑行业,的确很大。

目前中国每年新增建筑量大约在20亿平米。2017年中国建筑业总产值已经达到21.4万亿,而年度竣工面积42亿平方米……绝对的巨无霸行业。

规模虽大,但从质量维度看,中国建筑业却是一个“大而不强”的行业!

今天大多数人对这个行业的理解还停留在表面阶段,很多人以为做一个预制构件工厂就是做了建筑工业化,其实,工厂只是建筑工业化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远大住工总裁唐芬在行业内多次强调:建筑工业化是工业标准化的建筑理念,是将传统建筑模式升华为制造业的管理模式,改变的是建筑的生产方式,而不是建筑的形态和结构!

图注:远大住工唐芬总裁亲自为全国媒体讲解建筑工业化

但是一个大落差就在于——纵观世界工业化进程,已接连经历了一次革命、二次革命、三次革命和四次革命了,但作为中国建筑业,即使整个中国工业化已进入中后期“尾声阶段”,建筑业的工业革命却依旧没有全面启动,这——实在不应该!

工业*次革命是机器代替劳动力,突破人的体能局限,快速提升了效率和产能;第二次革命是以福特公司为代表的生产组织流水化,这个阶段也伴生了标准化战略的出现,*终让组织效率再次大幅度提升,而对当下中国建筑业的问题正是缺乏标准。没有标准,自然效率低下,品质更易失控,也让三边工程“边设计、边施工、边调整”成为建筑行业常见现象。

事实上,建筑行业的不少总裁评价,哪怕建筑业发展40多年,但却整体进步不大;而对比欧美国家,他们整个建筑工业化过程非常漫长,而且在规模不大的情况下直接采用工业化方式就能解决问题。但是,今天中国这种大规模制造,构件量可能是百万级、千万级的,加上产品又是“非标的”,如果没有工业化结合智能化、信息化、物联网、大数据再升级,几乎是不可能实现多批次、大规模、连续性、弹性生产的。

显然,中国建筑工业化的复杂程度,远远比昔日欧美更大,也正如中国当下房地产市场,也是全球*的市场,更是开发难度、管控难度*的市场。

3、谁主沉浮?还看中国

当下建筑工业化,全球谁主沉浮?

答案是“还看中国”!

的确,欧美日的住宅产业化因为市场规模进入尾声,导致他们的产业发展也进入尾声,这也是为何他们是先行者,但如今依旧有很多欧美国家纷纷到中国采购装配式建筑的缘由。

比如一个夸张的事实是,远大住工2018年即将签下美国塞班岛2个多亿的订单,而且是国内生产直接运输过去,仅运费就高达1个亿,这在整个建筑世界史上是首例*的一笔,完全是建筑产品直接输出。

同样,更常见的订单是,欧美的部分国家提出邀请远大住工去当地建设生产基地,比如作为中东欧桥头堡的波兰就找到中国找到远大住工提供工业化建筑和技术服务,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是,波兰为何大老远的选择远大住工?

波兰计划开放40万个劳动力建设安置房,但对这个振兴计划的提出,常规建设方式落地比较困难,他们国家的现有条件和能力都不足以支撑该计划,也并没有那么多的劳动力去建房,能够短时间满足这个天量建造需求的,单靠西方昂贵的人工和进入到停滞期的建筑服务是不行的,选择远大住工这种成熟高效的装配式建筑技术和服务能力,才能响应这个量级的需求。

今天的远大住工,已是行业多年龙头,如今1亿平米规模更是遥遥*!

但今天的远大住工,即使在全球范围,已经很难找到能够全面对标的“标杆企业”。

核心因为在西方发达国家,他们的大规模建设基本于上个世纪70年代就结束了,如今的建筑开发体量小,规模小,需求少,有限的需求,也反过来制约西方建筑工业化技术缺少动力去持续改进;而不发达国家,需求量虽然巨大,但他们又没有这种能力、技术,某种程度上,建筑工业化,不仅仅是工业化生产一个个建筑构件,他依赖一个完整的工业化体系,更依赖于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和阶段。

张剑坦言,没有一个庞大的工业化、现代化基础,没有巨大的、持续的市场需求,做大做强建筑工业化是有难度的。

4、政策东风:春天来了

一个大而不强的行业,如何加速升级?

仅仅靠龙头企业的带动是不够的,核心还得靠政策的东风。某种程度上,政策驱动可能比技术驱动来得更快!

如前文讲,建筑业蛋糕很大,但建筑工业化的蛋糕是否也大了?

对此,张剑表示:首先,理论上来说建筑行业100%可以实现所有都工业化,所以蛋糕可谓巨大;其二,蛋糕虽大,但装配式建筑占比的提升需要一个过程,当下一个让人大跌眼镜的数据是目前中国装配式建筑的市场占有率不足5%,而对比先行者的发达国家比如德国一度占到60%以上。其三,2016年,建筑工业化的政策春风终于来了,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指出

中国要力争用10年左右时间,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30%。

算一下账,2017年度全国建筑竣工面积42亿平米,那么如果提升到30%的装配式建筑,即42亿*30%是12.6亿平米,显然,1年近13亿平米,这是个天文数字!

而且这种巨大的跃升是政策保障且强制推行的,不仅仅是中央,张剑表示,在中央政策制定之后,国务院又出了《实施意见》,2017年各地方政府相继出台了《实施细则》。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8年1月,全国已有30多个省市就装配式建筑的发展给出了相关的指导意见以及配套的措施,其中22个省市均已制定装配式建筑发展阶段性目标。例如,北京、江苏、浙江、湖南等省市提出,到2020年实现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30%以上……同时不少地方政府还相应推出容积率奖励、建筑节能专项资金补贴等激励政策。

显然,政策层面,东风已吹,而从市场层面看,又同样有两大压力在“倒逼”工业化加速。

其一是人工压力、成本压力。一则目前传统建筑业人工费用逐年攀高,占住宅建安成本的比重已从10年前的16%~17%上升到目前的30%左右,有业内人士笑谈,如果未来农民工日薪达到或超过1天1000元时,这个建筑工业化就自然会加速发展。二则是当下人工成本逐年增加不说,更掣肘的问题是用工荒,可能面临找不到劳动力的尴尬。

现在建筑行业劳动力平均年龄超过50岁,全是“农一代”,没有“农二代”、90后愿意到工地现场干活。

其二是环保的压力。目前中国开始进入“金山银山不如青山绿水”的环保时代。而事实上,在所有的污染中,来自传统建筑施工的大气污染、建筑垃圾等污染占了一大半;其次,国家强调减碳,传统建筑方式砍伐大量树木,耗费大量木模板的现状急需变革,实现建筑节能,这其中《建筑业发展 “十二五”规划》要求建筑产品施工过程的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10%。

所以,无论政策,还是市场,无论成本,还是环保……装配式建筑发展提速已到了刻不容缓的阶段。

5、装配式是建筑革命吗?NO

装配式建筑,是建筑工业化的典型形式,但它并不是一种建筑革命。

为何如此?张剑表示;

其一,建筑本身并没有发生本质改变,而只是实现方式不一样而已,这样的方式创新,只是为了速度更快、质量更好,成本更低,污染更少。

其二,建筑的外形和结构并没有发生改变,建筑材料并没发生本质改变,还是钢筋混凝土;

其三,整个建筑的规律并没有产生革命。以*重要的结构安全为例,张剑总结的“等同现浇”体系就是从确保安全底线出发,即竖向结构现浇,水平结构叠合,非结构部分预制,始终以保障建筑安全质量为前提。

为何如此?因为建筑本身,是一种特殊的产品,安全是颠扑不破的底线,而保证建筑的安全,*核心是保证他结构的整体性和稳定性。

6、成本高,到底高在哪里?

一个新技术、新产品单靠政策驱动,政策补贴是不够的,核心和本质还是符合市场天然的逻辑,比如物美价廉服务好。

住宅产业化多年实践以来,目前多被诟病的还是“成本”,即“价并不廉”!

基于多年实践,张剑认为成本高主要集中在两大原因:

其一,设计院不太懂制造工艺。现实中,设计师出来的东西不太适合工业化制造。讲个简单的概念,如果一套机械模具只做一个产品的话,像劳斯莱斯就非常慢和贵;但如果一个模具可以做很多产品的话,使用率大幅提高,就会变得很便宜。其次,装配式建筑还是需要有一定的规模门槛,没有规模,工厂投入的开销务必会高,制造的成本就高,*终导致装配式建筑综合成本变高。现代装配式建筑工装模具的占比成本要达到30%,可现在我们做到模具成本1%不到,这个就产生利润。

其二,装配式建筑与传统现浇作业有根本性的差异,是农民工和产业工人的差异,当下的施工企业也不清楚怎么做,施工效率低,*终带来施工成本也变高。

但这些问题都可以破解,张剑表示:

*、 工艺必须标准化。产品不能标准化,那就工艺标准化。产品的确很难标准化,因为你不知道客户需要什么产品,户型面积尺寸都不一样,你必须适应客户,根据需求来生产产品;但是产品个性化却与工艺标准化没有矛盾。

第二、 柔性制造非常重要。现在有些企业,一个工厂需要五六十人成天找各种构件,需要大量的库存来保证供应,这不仅效率低下,而且一旦规模加大,靠人根本组织不了,必须用大数据、信息化、智能化来解决。张剑强调,需要生产过程建模、而且数据前置在软件里面建模,真正做好系统,*终就可以实现按需生产、定制生产,用数据驱动生产,避免了更多库存和成本资金过多占用。

第三、 真正实现规模效应是根本方向。张剑坦言,目前远大住工产能已经突破1亿平米,未来当远大产能规模提升到3亿平米后,与传统建筑方式进行成本对比,优势将突显。不仅建造成本更低,而且整个综合运营成本也会更低。

7、行业核心

依旧是“规模为王”

这个行业的进化,需要尽快形成规模效应。

中国当下已是全世界装配式建筑体量*的,但未来依旧有大空间!

对建筑工业化而言,制造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前期的固定资产投入很大,决定了新技术研发、智能化应用的前提投入会非常大……无论是前端的研发投入、工厂建设投入、模具开发投入,还是后端营销服务网络的铺设投入都非常大,所以这就愈发需要规模优势。

规模越大,就越能分摊前期的投入成本,带来平均成本变低。通俗的说,同样配置的工厂,每年生产10万个还是100万个PC产品,因规模变化导致的成本差异是巨大的。

这也是为何远大住工从2016年底开始从封闭走向合作,提出产业联合计划的原因。目前远大在全国下设了若干个中心,有100多家公司,还有数百个有实力、有热情,跟远大住工志同道合的合作伙伴。

事实上,2018就是装配式建筑的市场化元年,这种“元年”,本身就意味着需求放量爆发。以长沙为例,2017年,长沙投放的土地用于装配式的规模是58万平方米,而今年仅仅半年左右就规划了780万平方米,但这里面够落在今年产生效益的只有10%-20%。过去装配式建筑更多是在尝试,实验,但2018年是动真格了。

8、进化四部曲

从建筑工业化1.0到4.0

更落地的问题是,如何保证规模?

提到装配式建筑,提到预制构件的生产,只是看上去很简单。

有时候简单的东西,往往可能更复杂。

张剑举了一个生动且客观的案例。即中国本土餐饮业,看上去门槛很低,谁都会做饭开餐馆,但为何发展这么多年,却没有一家餐饮企业可以做到上万家的连锁化、真正超级规模化发展?而类似国外连锁餐饮,比如麦当劳、肯德基却做到了几万家的磅礴布局。

归根结底在于,麦当劳、肯德基在实现了高度标准化的同时,打造了一个强大的后台体系。

张剑表示,建筑工业化和餐饮连锁化,其实非常像!

要做大做强,不仅仅是做好产品本身,而必须背后有一套强大的体系去支撑。比如工厂1年做1万个预制构件,与做10万个构件,管理的复杂程度,对平台的需求可能都会发生“量变”的升级,如果做到100万个构件,需要的平台可能就是管理方式的“质变”,人工难以统筹,唯有打造一个数据驱动的智能化系统才能保证运转。

20年来,远大住工是一个探路者,整个建筑工业化从1.0到4.0,一共经历了2大核心阶段。

在*个十年,即1998年到2008年,远大住工完成1.0到2.0的工作,即从建造到制造,用机器、装备来代替人。比如过去是人搅拌混凝土,现在是机器搅拌混凝土;过去是人浇筑混凝土,现在机器浇筑混凝土,人在工地现场的工作被机器大量替代。这个阶段努力让机器速度更快,效果更稳定,机器替代人工后,大大提升了产能;其后,摸索建立一套工业化标准,开始细化作业流程,实现流水化生产,大幅度提高组织效率,实现建筑工业化2.0的转变。

在第二个十年,即2008年到2018年,远大住工开始探索和落地建筑工业3.0到4.0的征程,通过工艺的标准化来实现制造的标准化,利用信息化、智能化和物联网进行大规模连续生产。2008年后,远大住工就成立了数字化实验室,开启了建筑业向先进制造业方向转变的数字化进程。

实现2.0后,生产效率大幅提升,但远大住工仍感觉“不解渴”,其一是依旧不能满足大规模生产,大生态协同的需求,软性系统的缺失,导致无法实现柔性生产,加上建筑工业化本身太复杂,太多环节交错,需要后台综合统筹,智能化高效处理就非常关键。其二,开发商住宅产品其实是非标产品,比如碧桂园和融创、保利的房子肯定不一样,同样开发商的项目不同,同一项目的不同单体也不一样……这就意味着个性化、细分化很严重,这一点与过去工业化强调高度标准化似乎有矛盾,但需求是巨大的,批次的,个性的,怎么办?

靠人努力、考责任心,靠团队激励,靠制度……都解决不了,唯有靠信息化平台、靠智能化手段,依靠大数据的自驱动、信息化管控,*终实现从制造升级到智造,打造智能信息化平台,通过柔性制造+数据驱动,远大住工的智能制造系统,真正解决了工业化建筑定制化产品大规模连续制造的问题。

2018年远大住工年会就提出要实现真正的智造。

而到今年下半年,远大住工将会发布自主研发的CPS智能制造系统,这是一套建立在BIM技术为基础的系统化智能平台,在一个虚拟空间里来完成实体空间里所发生的所有动作和所有工作,然后再用它把变化的东西和不变的东西去进行规范,投入到实体中,人只是数据的采集者和执行者,极大地提高了建筑行业上下游非常长的协同,而且,只通过系统的各种软件来完成协同。

这套神奇的“CPS”系统涵盖建筑业从前端研发到设计、中端生产到物流,后端施工到服务的全流程信息化管理,直接通过数据和指令去驱动生产,不依靠人去低效协同。远大住工的建筑工业4.0,即能满足复杂、多变、弹性的建造需求,又能提升效率、保证品质、降低成本、减少经营管理难度,真正实现数据驱动业务的智能化管理新高度。

9、新材料

告别200多年钢筋混凝土

钢筋混凝土是19世纪中期西方发明的,100多年过去了,今天中国90%以上的建筑都是钢筋混凝土结构,但是这种习惯可能会在2020年被“科技控”的远大住工所改变。

在张剑看来,今天远大住工的第4代工厂更多是流水线、大数据;第5代工厂将是完全基于物联网的工厂;而更值得期待的是第6代工厂将是基于新材料应用的工厂。即一种由硅材料来制造的新型复合材料。

这种新材料,强度是传统钢筋混凝土的7倍,可以浮在水上,成本也更低,将从根本上改变建筑业沿用水泥近200年的传统,而且运输成本将大幅度降低……这个新材料的研发,远大住工已在进行中,预计2020年会划时代的推出。

显然,这种黑科技的新材料一旦面市,对行业将是“颠覆级的”!将加速未来建筑工业现代化的水平。

10、全球布局

做企业不能只看今天

曾国藩说,凡做大事,首重格局。

想把公司做好做大的话,那它一定是全球化的。张剑如是说。

中国市场已足够大,全球布局还有必要吗?对此,张剑有他的考量:

*,做企业不能只看今天,作为巨无霸行业,建筑工业化在行业这个阶段可能还会增长一段时间,但未来也会慢慢下降,因此,长远看,海外市场,将是远大住工中长期发展有力的补充、甚至是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在日渐崛起的中国,一家大型企业一定要有全球化的视野和格局,尤其是远大住工愿景是“成为全球建筑业*有价值的公司”,更有必要走出去海外布局。张剑坦言,一个企业有了全球化视野后,看事情的角度可能会不一样。比如,在法国,在澳洲,在日本……在海外的经验就会影响到国内的经营和管理理念,在发达国家怎么干?在发展中国家又怎么干?如何把远大住工在发达国家的经验带回国内,所以,今天远大住工追求的不仅仅是简单的规模增长,而是更前瞻的视野、更全局的布局,更长久的发展。

其三,远大住工全球化布局,也不是广撒胡椒面,而是采取更聚焦、更稳健且更符合国家战略的布局策略。即跟随中国“一带一路”的倡议稳健走出去,在一带一路中,大部分国家都缺乏基础设施,民生工程的建设缺口很大,这是一个战略性机会。

当然在走出去的过程中,远大住工的扩张模式灵活多样,既有直接的产品输出,也有技术和装备的输出,更有在当地建立生产基地……不经意间,这些年远大住工的足迹已至五大洲16个国家。

11、做强生态,比做强自己更重要

世界上经营非常优秀的公司都有一个秘密,就是他们的供应链很优秀,比如苹果是去年排名前10位供应链很好的企业。所以,要成为一个成长性好的企业,一定要拥有好的供应链,你的供应链结构和质量,决定了你的企业竞争力。

做好生态,比做好自己更很重要,这是张剑的心声!

现在谈到工业4.0的本质是什么?实际上就是构建一种新生态,远大住工不可能把所有的事情都做了,上下游都是合作伙伴,而不是甲乙方,让制造者和消费者一起共同创造价值,共同分享,而不是你死我活的低水平竞争。

尤其2016年之后,当中央出台重大利好政策,张剑意识到这个行业的春天来了,但作为龙头企业,是继续单打独斗,甚至与其他新老同行去争抢市场,打技术战,价格战?还是选择另外一条完全不同的合作之路,用联合、开放、共享、共赢的大生态思维去助力这个行业少走弯路?那时,张剑思考了3点:

其一,远大住工虽是龙头,但相对整个行业蛋糕,远大住工还很小。42亿平米建设量的30%近13亿平米,而目前远大住工年产能才1个亿,显然,远大住工还大有可为。反过来,从经营理念来看,张剑也强调,即使做得再大,没有一个企业可以独霸整个行业。

其二,建筑工业化有一个特性,即有一个运输半径的学问。必须是就当地200公里以内办工厂,否则运输成本过高,但如果远大住工继续保持在全国高速扩张,那么仅凭远大一己之力,资源、资金都是不够的。

其三,20年来远大住工积累了很多技术、经验,很多同行都过来学习考察,也有意愿主动合作,那么远大住工未来是单打独斗,还是开放技术、经验、系统,让同行和新进入者少走弯路,以避免恶性竞争,避免把一个风口的产业做砸了。

基于上述三点考虑,张剑选择了开放合作之路,开放技术、管理和操作系统,为全产业链赋能。

开放的同时,远大住工对挑选合作伙伴也非常慎重。

其一,要基本认同远大住工的价值观、发展观,

其二、他要有良好的信誉,有承担信用的能力。

截至目前,远大住工已经成功落地全国100余座城市,而且合资公司就占到三分之二。

开放合作,会不会担心同行偷师?张剑笑谈,同行如果想今后自己单独做的就别来谈合作了,这个行业大家对知识产权也不是太尊重。远大住工的开放共享之路,*办法就是持续加快自身的发展,用发展来解决发展中的问题。

11、价值观

做企业与做生意是不同的

做生意是一锤子买卖,但做企业是要看到未来。

今天很多行业为何产能过剩,核心都是紧盯眼下的东西,没有提前看到未来。

做企业需要定力,按照远大住工的价值观来说就是不投机、专业、专注。

张剑谈到,这个世界发展非常快,伴生的诱惑和机会很多,但做企业是有使命的,需要克制,不能为了简单的经济利益就偏离自己坚守的航道,所以不投机很重要。

比如1998年的时候,做房地产,可谓拿地即挣钱,远大住工又有先天优势,但张剑依旧克制了。

20年来,张剑坚持建筑工业化之路,一个坚持就是20年,那么,远大住工赚什么钱了?核心就是赚专注的、专业的、具有社会效益的钱。

在市场经济时代,远大住工当然希望成为一家非常挣钱的公司,但是远大更强调的是,做既有经济效益,又有社会效益的公司!

小结

伟大,是熬出来的;

机遇,偏爱有准备之人

今天,建筑工业化的风口已来,远大住工显然已准备好了!

这种准备好了,不仅是产品,技术,管理,系统,平台,更重要的是远大住工的价值观准备好了。即“远大住工不是要规模做得*,不是要赚*多的钱,而是一定要做对产业*有意义、*有影响、*有价值的企业!”

【温馨提示】如果你对远大、对建筑工业化有什么不同看法,欢迎加老潘微信dczcpyt,请注明“城市-公司-姓名”,非诚勿扰。

地产总裁内参

专注地产30强之变!

洞见未来

A,趋势篇:中小房企还有未来吗?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B,标杆篇:30强房企们,他们在干嘛?

1,金地

2,融侨

3,万科

4,万科

5,融创

6,恒大
7,旭辉

8,正荣

9,融创

10,中海

11,福晟

12,招商蛇口

13,祥生

14,仁恒置地:

15,金地:

16,龙光

17,融创:

18,保利:

19,阳光城:

20,SOHO:

21,禹洲地产:

22,旭辉

23,

24,

25,中国金茂:

26,中南置地:

27,

28,

29,

30,

C,专业篇:房企如何打造“专业战斗鸡”?

1,营销力:

2,产品力:

3,产品力:

4,营销力:

5,营销力:

6,豪宅产品

7,组织管控

8,利润力

9,并购力

10 产品力

11,投资力

12,产品力

13,营销力

14,社群力

15,资本力 碧桂园

16,产品力:

17,产品力

18,产品力

19,豪宅力:

20,产品力:

23,并购力:

免责声明:此信息来源于地产总裁内参 ,微信号:dczcnc ,版权归原作者。吉屋网旨在为广大用户提供更多的信息无偿服务,在网页上展示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本网站转载的作品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进行删除处理(loupan@jiwu.com)。
买房交流群-61群(394)
  • 旧念何挽:时代倾城好不好?
  • C.yy:对比周边,性价比高
  • 约瑟:准备入手一套
  • 孔龙飞:时代倾城户型采光好
  • 黛子:你买了哪个户型啊
  • 小丸子:大家组团去看看呀
3182人正在热聊楼市
地产总裁内参
共发表188
+订阅
微信扫码,关注大咖
老潘就研究2个东西: 1,企业层面,专注百强房企战略观察; 2,产品层面,专注中国豪宅产品创新!
微信号:dczc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