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吉屋网 >楼市资讯 >疫情时期的楼市行情|石旭升

疫情时期的楼市行情|石旭升

来源:地产识局   发布时间:2020-02-28 00:00:00

新冠肺炎疫情,会如何影响楼市行情?我的判断是偏向乐观的。

这些天,我回想了一下40年来的中国楼市。从40年前的“房子是可以用来卖的”,到40年后的“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期间,总共经历了6次大的危机。第1次是1992年的宏观调控,第2次是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第3次是2003年的非典疫情,第4次是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第5次是2014年的宏观调控,第6次,也就是这一次的新冠肺炎疫情。期间,2次调控,2次经济危机,2次疫情。而前面的5次危机,反而成就了楼市*的5波上升的行情。

所以,我有兴趣从政府、开发商和买家三个维度,来聊聊,聊聊这次疫情危机过后楼市的复苏行情。

政府 的“救市”行情

我发现,楼市的每次危机,政府都是无一例外的来救市的,而且是大动作救市的。期间,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政府是靠“取消福利分房”的行政政策来救市的;2003年的非典疫情危机,政府是靠“将房地产定位为国家支柱产业”的产业政策来救市的;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政府是靠“发放4万亿贷款”的金融政策来救市的。总之,政府对5波危机的救市,反而成就了5波楼市*的复苏行情。

我是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5年前,也就是1992年就闯深圳的,和邓小平的南巡一个节奏。很巧的是,一到深圳立马就做了房地产记者,所以能够亲眼见证海南、惠州和北海等地的烂尾楼,当时我就感觉房地产就是个高危行业。特别是“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深圳楼市普遍呈现“失血”的状态。当时就有港企和国企的开发商发出“输血”的喊声。实际上,当时的楼市,不光缺钱,也缺地,甚至还缺买家,皇帝的女儿也愁嫁。结果,政府大动作的救市,客观上对楼市的新一轮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楼市不是缺钱吗?政府就借钱给你炒房,不仅让银行低息求着给开发贷,还让银行低息求着给购房贷;开发商不是缺地吗?政府给开发商协议用地和垫资开发的政策;楼市不是缺买家吗?政府“取消福利分房”,鼓励全民置业,给你输送源源不断的买家。1997年的时候,我曾经在投资导报《财源》上发表《深圳房地产渐显复苏迹象》的文章,结果1998年深圳楼市就复苏了,全国楼市都复苏了。实际上我承认,我不是预言家,只是被我蒙对了。亚洲金融风暴的危情,反而成就了中国楼市第2波大的行情。

2003年非典之前,我正在经营一个国内小有名气的地产顾问公司,我的地产业务已经触及国内的一二三线城市。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我如临大敌。非典爆发的半年内,全国的投资量、开发量、销售量、楼盘价都在断崖式下跌。楼市,就像一个憔悴的女人。不曾想到,政府再一次宠爱楼市,国务院18号文件干脆把房地产业定性为“国家支柱产业”,这是国家倾一国之力鼓励炒房的节奏啊!同时,连续的降息和大比例的按揭贷款也开始了。记得我1998年有一笔1万块的活期存款,到我2007年取款的时候,本金和利息加起来也没取到1万块。那段时间银行是要限制存款,鼓励流通,也就客观上鼓励炒房。或许,正是因为2003年的非典,才造就了中国楼市的第3波上升行情。

2008年爆发的全球经济危机,是以美国的房地产危机为核心的危机。危机的来势凶猛,让不少人感到中国的楼市岌岌可危了。没想到,政府4万亿救市,中国楼市进入第3次高潮。我的一个助手,曾经跟随我从深圳到上海,在全球金融危机的时候,他反而回到湖北武汉,单干一个200人规模的地产中介公司,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炒房头目。当我2015年去武汉看他的时候,他是开着奔驰SUV来接我,还志得意满的带我参观他的公司。如此看来,全球经济危机的时候,反而造就了中国楼市的第4波上升行情。

反观这一次的新冠肺炎疫情,是中国楼市的第6波劫难,也是建国以来*恐怖的社会劫难。但是,相信一样会体现“福之祸兮所倚 祸兮福之所伏”的规律。相信政府的救市,也会是大概率事件。因为事到如今,政府要振兴经济,除了房地产,已经到了“无路可走”的地步。出口、消费、投资这三架马车,因为出口封锁,因为消费乏力,前面两个轱辘已经几乎折断。这时候,需要把三驾马车,改装成“投资”这辆独轮车,才能继续前行。所以在总投资16万亿的楼市蛋糕追加投资,已经迫不及待。总之,政府习惯性的救市,有望造就中国楼市的第6波上升行情。

我从40年的楼市中发现一个秘密,就是一个字:“稳”字。整个执政党治理国家的过程,就是一个维“稳”的过程。房地产政策中的稳投资、稳地价、稳房价、稳杠杆,都是围绕着稳预期。所以,当预期不好的时候,投资、地价、房价、杠杆就都要上扬;当预期大好的时候,投资、地价、房价、杠杆就都要下抑。比如2007年927房贷新政,就是在楼市光景*的时候,银行连续五次的提准,加上连续五次的加息,也是造成2008年楼市萧条的一个内在原因

而在当下,当人们还没有从新冠肺炎疫情的萧条情绪中复苏过来的时候,政府的政策已经渐显救市迹象。2月20号央行开始降息,即1年期贷款利率为4.05%,5年期为4.75%,较1月双双下降!看得出来,货币宽松通道已经开启。而目前的银行准备金率,也下降到近年来的*,从24%下降到10%左右,降准通道也在开启。业内提示,接下来,利率打折、降低*比、减免契税等,也是可以期待的。而地产管理政策中的限购、限价、限贷、限售的政策,即所谓“四限”,有可能松绑。

实际上,全国各地的楼市,已经纷纷出台松绑政策。根据《住在南京网》的不完全统计,2月7号到23号的半个月左右的时间里,全国就有29个城市出台“救市”政策。主要包括对开发商延期缴纳土地出让金和放松预售条件,对购房者提高贷款比例和降低预售条件。其中,河南驻马店首套房*比例由30%下调到20%。而据说,中国工商银行将在浙江绍兴试行“二套房*3成”的政策,即由原来的6成*调至3成*。看样子,政府的救市才刚刚开始。

企业的“自救”行情

如果政府的“救市”在所难免,那么,开发商迎来“自救”的机遇也就顺理成章。我觉着,疫情可能带来的开发商面临开工不足、销售不畅、产品降价和材料涨价的风险,还可能带来降价维权和延期交房维权的风险。但是,自救道路上有望迎来3个机会。一个是重新洗牌,二一个是产品出新,三一个是营销出新。

从重新洗牌来说,历史上楼市的几次危机之后,几乎每一次都更换了主角。1997年之前,我和开发商的合作对象,常常是特发、深房、金田、深业、城建、中房这些老牌地产国企,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我的合作对象,就更换成了招保万金,还有中海和华侨城等等股份公司。到了这个时候,那些老牌地产商瞬间不见了,包括曾经在1989年意气风发中国*个土拍摘牌的深房的老总深房公司总经理骆锦星,也都黯然失色了。而到了2003年非典之后,地域性的开发商风起云涌,比如广州的星河湾和雅居乐,福州的融侨,北京的锋尚和当代,杭州的绿城,南京的栖霞,上海的绿地,西安的西高科,重庆的龙湖、大连的万达等等。而2008年全球金融风暴以后,国家逐步升级的宏观调控和“国进民退”的政策,央企和国企成了楼市的主力。而实力不济的地方房企逐步退出历史舞台。到了今天的武汉疫情时期,从全国各地政府买地热度不减以及打折促销的情况来看,这次疫情的劫难,反而成了开发商低价拿地、快速出货、重整旗鼓的机会。

从产品出新来说,历史上楼市的3次危机之后,每一次都换来了产品力的提升和再造。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之后,我写了一篇文章,叫《深圳房地产进入营销时代》,赞扬了以万科和金地为代表的产品规划力和建筑力,后来这些公司的产品成为全国产品的标杆;而2003年非典之后,环保住宅成为中国的地产时尚,涌现了北京锋尚国际和南京朗诗等告别空调暖气的环保住宅。人们关注点转移到板式建筑,梯户比例;到了雾霾蔓延时期,人们到关注点转移到空气质量,气候环境,健康人居。这次新冠肺炎疫情之后,又有开发商对居住空间的卫生状况、社区配套,室外活动空间,独立功能空间、家庭互动空间等问题,寻求新的解决方式。比如绿地集团,则提出2.0版的健康住宅的三大健康体系,分别是健康城区、健康社区、健康家居三个角度对绿地健康宅产品进行全方位提升。而在南京的溧水,就有一个叫颐和翡翠府的,提出了应对传染疾病的未来建筑的概念。

从营销出新来说,历史上楼市的3次危机之后,每一次都换来了服务力的提升和再造。1997年金融风暴,诞生了以社区服务取胜的万科等公司;到了2003年非典之后,一个出自重庆的带有女性气质的物管服务公司出现了,对服务更加细致入微。还有就是招商的童子军,也成为品牌服务的一个生动的样本。到了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物业服务再次引进了酒店服务的内容。而到了今天,在武汉疫情之后,恒大75折卖房、万科倡导网上购房,融信地产宣布“无理由退房”,这些在2003年非典期间就流行的营销手法,又纷纷出笼了,相信地产营销也会更上一层楼。

我觉得,这次的新冠肺炎疫情,从表面看来是一个利空的消息,但是从实质看来,也是开发商一个涅槃再造的机会。因为,暂停开工和暂停开盘,并不一定影响全年的业绩。这一次明显属于“意外事件”冲击,相信所有的影响都限于短期,并不会改变楼市基本面,也不会削弱核心城市优质项目的竞争力。记得2003年3月非典突然的爆发,房地产市场立即被传染出断崖式的症状,销售面积、买地金额、开工面积全部下滑30%左右。可是半年之内,国家多项刺激政策并举,市场很快恢复了信心。而当年,从销售面积到销售额到房价都是直线增长的。或且,这次疫情缓解后,中国经济可能会形成补偿性恢复。二至四季度投资增速有望反弹,完全可以弥补一季度房地产交易数据不好的状态。

所以,作为开发商,只要你这个企业能够活过来,不被列入破产的名单,就有机会活得更好。因为,市场还在那,买家的需求还在那。可以推迟结婚,却不可以没有婚房,可以推迟上学,却不可以没有*,可以暂时换房,却不可以不改善住房;可以暂不炒房,可以炒房的贼心不死。疫情导致购房需求“后置”,而非“消失”。

前不久,CIA中指研究院对全国40个大中城市、200家房企的500位一线实操经理人发放调查问卷,结论:超八成房企已启动网上售楼处,近七成认为今年无法百分百完成销售目标,近半数认为全年拿地规模较去年下降,超七成预计开/复工时间较原计划推迟一个月左右,而疫情严重的武汉的房企受到冲击更大,其营销和开/复工受到影响的程度更显著。总体来看,当下房企面临的*痛点是销售停滞、开工受阻和资金面紧张。这个调研的结果多少有些悲观。而根据我乐观的看法,楼市不会崩塌,楼市要是崩塌了,除非政府崩塌了。而政府一时间还不会崩塌。由于政府银行都是比你更急着救市,你就可能在未来的几个月获得很多机会。包括低价拿地的机会,低息贷款的机会,扩大规模的机会,产品出新的机会,品牌再造的机会。

我还有一点乐观的是,春节期间,本来就是地产企业的垃圾时间。特别是北方由于施工温度的条件限制,本来就更是垃圾时间。对于大部分房地产企业来说,1-2月份惯例是现金流紧张的时期,所以大部分企业早在4季度大量融资,所以目前看,如果疫情能够在3月份缓解,企业的压力相对可控的。

买家的“入市”行情

我在*近几天,还琢磨出一个买房入市的规律,那就是,炒房和炒股,入市时机是刚好相反的。炒股是买涨不买跌,炒房是买跌不买涨。比如李嘉诚也认为买跌不买涨。正向思维是自然的,逆向思维更常常是成功锦囊。我从不炒股,我90年代在深圳的时候,我们报社的保安和保洁都炒股的时候,我连股东卡都没办过,至今没办过。实际上,我也不炒房,2008年之后10年里,我一直都是个无房者,但我从业房地产38年,从来都没有怀疑过炒房可以稳赚不赔,起码在2022年之前,入市楼市还是有一大把机遇的。

首先是购房需求。如前所说,对*和婚房的刚性需求还在那,并没有减少。而改善需求一样没有减少,新冠肺炎疫情之后,对于防止疫情的房子的需求反而增加了。总之,购房反而被“积压”了,有“势能”也有“动能”。

其次是购房条件。如前所说,政府的就是政策方面,可能出台更多的购房利好。限购、限贷、限价(政府兜底价)等政策可能放松,本来买不了或者买不起房子的买家,都可能跨过购房门槛。有人可能要疑问,之前没钱买房,难道疫情之后就有钱了?是的,疫情,很有可能使门槛降低了。政策对楼市的刺激,总是比收入对楼市的刺激大。

其三是*机会。政府的松绑政策还可能包括进一步的降息、减税以及放松限售门槛,投资回报的机会加大了。关于降价空间,只要你要想想开发商,毕竟活下来比有利润更重要。所以,降价就是必须滴。特别是此次疫情跟非典时期有一个重大的差别,就是房地产的上市公司明显增多了。而对于房地产上市企业来说,两个至关重要的节点,就是每半年度的结转成本步骤。

我*近网聊,很多地方的朋友都觉得疫情之后,楼市会有一波向好的行情,有点拭目以待的味道。上海的朋友已经蠢蠢欲动,做好了在上海郊区下手买房的准备;武汉的朋友,本来准备过两年再买楼的,也准备狠狠心买楼了;我江苏县城的一个朋友,也准备下手来省城买楼了。甚至,我南京有个老板朋友,还准备购买属于自己的写字楼。

还有,很多无房者经历了“封城”之苦之后,才发现租售同权原来是一纸空文,这也刺激了很多人发毒誓,不想再做无房者。起码,房本还可以用来做“通行证”呢!

什么时候才是买楼的*佳时机?我觉得今年9、10月份将是买房的*佳时机,因为目前因为疫情的惯性,楼市行情还在向下走,还要让子弹飞一飞,而且利好政策的释放也要一个半年的时间。还有就是前面说的,如今开发商大多为上市公司,他们要迎接第四季度的冲业绩,降价促销将会大面积的到来。

什么地方才是买楼的*佳地段?我觉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越大的地方,恰恰是经济繁荣的地方。决定房地产行业发展的关键是城镇化、政府调控政策、金融、新生活方式的需求等因素,疫情事件的影响是短暂的。因为,反思疫情带来的住宅改善,与其说是“隔离”,不如说是“逃离”。就在*近,南京有一个藏身于山水之间的大鱼VILLA,就备受改善住宅人群的关注。其卖点是含氧量是市中心的13倍,体感温度是比市中心低2-3度,而建筑密度低于10%,容积率低于1.1,特别是大平层的阳台就高达10-16米,都能让人感到置身世外桃源,是理想的终极置业选择。南京是这样,武汉也是这样。

那么,你是哪一类需求。一般来说,买家渐次分成3波进场。*波是刚需买家,结合自身孩子读书和结婚生子的节点,瞄准新房开发商会大幅度降价;第二波行情,此时投资客会进入;第三波行情。疫情影响进入尾声,改善型住宅客户入场。

前面我就说过,我既不是一个炒股的,也不是一个炒房的。总之我是反对发国难财的。甚至,我不希望地产泡沫越吹越大。我觉得,与其说楼市生产了更多的房子,不如说楼市生产了更多的炒家。而一个百姓在楼市的诱惑之下,在劫难逃地成为炒家。在中国,无论地位高低,几乎每个人都是房奴。

中国楼市的40年,是伴随着利多派和利空派拌嘴的40年,也是双方一厢情愿的40年。在我从业将近40年的从业生涯中,我见过形形色色的“楼市春天派”和“楼市冬天派”,而我,不属于任何一派。他们的主观愿望常常和他们观点一致,所以他们就常常在市场上碰壁,因为市场不是由主观意志转移的。而我的主观愿望常常和楼市观点不一致,由此也就更清醒,相信也会令人信服一些。

或许,疫情期,只是青春焦虑期,多年以后回首往事的时候,原来的疫情,还真是楼市触底反弹的加速器!

免责声明:此信息来源于地产识局 ,微信号:dcshiju ,版权归原作者。吉屋网旨在为广大用户提供更多的信息无偿服务,在网页上展示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本网站转载的作品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进行删除处理(loupan@jiwu.com)。
买房交流群-76群(445)
  • 森:时代倾城怎么样,值得买吗?
  • 时光机:挺不错的啊
  • 随心:现场有优惠活动,可以去看看
  • 随心:现场有优惠活动,可以去看看
  • Lucas:周边环境还可以
  • 小鱼鱼:值得入手
  • 贤:我老婆挺喜欢的
3145人正在热聊楼市
地产识局
共发表190
+订阅
微信扫码,关注大咖
中国地产联盟唯一南京成员,南京本地最具有影响力的房地产微信平台。
微信号:dcshij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