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屋网 >房产问答 >房屋买卖 >选房看房 >详情

买房看什么 小区配套设施如何看

157****8259 | 2016-06-27 12:17:32

已有1个回答

  • 137****5582

    一般来说,配套设施是指与小区住宅规模或者人口规模相对应的配套建设的道路交通、公共绿地和公共服务设施的总称。 道路交通主要是指小区内的道路以及小区与城市公共交通路线相连接的道路以及相关设施。 公共绿地是指小区内的绿地建设。 公共服务设施可以分成两类: 第一类是与基本居住有关的各种公用管线以及设施,包括水、电、天然气、有线电视、电话、宽带网络、雨水处理、污水处理等,这些设施保障基本居住需求的满足; 第二类是与家庭生活需求有关的各种公共设施,包括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商业服务、金融邮电、社区服务、行政管理等设施,这些设施是对基本居住需求之上的更高生活需求的满足。

    查看全文↓ 2016-06-27 12:22:32

相关问题

  • 物业费有两个定价依据:1、当地物业管理条例的相关规定;2、所持物业的性质(商业、安置住房、商品房、别墅、门面房等)。物业费有两个标准:1、政府指导价(上下浮动10%)2、市场调节价(根据楼盘档次、区位、周边同等项目对比)一个备案:当地物价局关于你所在小区的物业费定价备案,这个文件有物价局的公章,有这个就可以按价收费。

    全部3个回答>
  • 衣食住行,跟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今天就来跟大家讨论一下商业配套的相关知识,不是有个小卖部就算了。 一、学区配套 教育配套的**重要一点,其实就是你所购买的小区的学区是哪些。首先小区附近**少有要一个托儿所、一个幼儿园。其次是学区问题,即**、**。小区附近的**不一定就是你家孩子未来上学的学区,学区的规划虽然每年都会有变化,但是一般调整范围不大,购房前**好是确定所买楼盘的学区是什么,不要仅仅听置业顾问说学区是什么,更应该要求看教育部门的学区文件,并且拍照保留,若是将来出现学区问题,也有证据。也可以到其教育局咨询详细情况。学区的优良好坏,可以从其资质判断。 二、交通配套 小区的交通状况可分为小区外交通状况和小区外交通状况。内部交通包括小区内的车位设计是否足够,车位设计**少是与住户数量为1:1比例,小区私家车进出是否方便,停车场设计是否会扰民,目前多数楼盘设计是人车分流,这是**佳住宅内交通设计,安全安静。 其中,外部交通包括小区位置是否临近城市交通主干道、道路通行能力、路面路况、高峰堵车状况、交通是否受到单双号的限制等。公交站牌距离以步行10分钟内为**佳,不同路线公交至少3种,地铁站站台以步行15分钟内为**佳,这样的交通配套为较好的。 三、商业设施 商业配套设施有综合食品商场、综合百货商场、集贸市场、药店及其他第三产业设施;其中**少要有菜市场、超市,这是基础需求,否则居住时候买菜、买生活用品还要做公交车外出,生活十分不便。当然如果在基础需求之外,还有百货商场、大型市场的楼盘就更好了。但是也需要考虑,大型商场如果距离住宅太近,会有嘈杂影响,**佳距离是步行15分钟到达的距离为佳。 四、物业公司 商品房小区都有物业公司,但是物业公司的资质与水平却是参差不齐,物业公司也可以作为选择要考虑的因素之一,毕竟后期生活中,小区内部的安全与管理等生活点滴都是与物业打交道。物业公司判断是咨询是其物业公司是什么,然后去百度查询其物业公司有没有不良事件。也可以去其物业公司管理下的小区下观察小区情况,咨询其小区人员了解其物业公司如何。 五、医疗卫生 医疗卫生设施包括了卫生站、居住区门诊、医院,就目前情况而言,每个小区附近都有医院的可能性非常小,多数小区会配有简单的卫生站,大型的医院方面,**好是开车15分钟内有大型医院为基础需求。 六、金融邮电 邮电金融设施就是指银行、邮局等,这方面是小区附近有是**好,如果没有也不必强求。当然购房者也可以到意向楼盘附近的住宅区域了解是否有。 很多购房者说道买房觉得看房很累,选择很累,其实购房看起来很复杂,但是细节决定成败,建议购房者不要急匆匆下手买,多看细看,多问问重点,多对比,有时候很多东西可以伪造,但是细节却可以看出端倪,对于你问的问题,回答者的回复模糊不清,**好是自己去亲身了解一番,多花时间了解细节,比匆忙买房了后悔要好。

  •  买房对于绝大多数家庭来说都是一件大事。房子的好坏决定以后的生活质量。什么样的房子才称得上是好房子呢?配套设施齐全是首选。 配套主要指的是满足生活机能需求的小区附属设施。主要由两块内容组成:外部配套(市政配套)、内部配套(开发商自建配套)。 外部配套包括: (1)交通配套:公交车站、地铁站、火车站、长途汽车站等; (2)教育配套:幼儿园学区、**学区、**、大学等; (3)政务配套:行政中心、科研机构等; (4)商业配套:大型超市、便利店、步行街、电影院等; (5)资源型配套:公园、体育中心等。 内部配套包括: (1)商业配套:小区自建沿街商铺、超市、卖场等; (2)教育配套:配建幼儿园、**等; (3)会所:会所又分为运动型会所、休闲服务型会所,现在一般为泛会所概念,涵盖游泳池、健身房、羽毛球场、台球室、书吧等内容。 而如何判断一个小区配套设施的好坏呢?小编建议购房者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判断。 一看教育医疗 近几年内考虑要小孩的小夫妻们注意啦!小区旁边有托儿所、幼儿园、**、**等教育机构的学区房能够更好的方便孩子上下学,同时能够节省上下学的时间,确保孩子上下学路上的安全。家里有老人的购房者,还需查看小区附近是否有医院、药店等医疗配套及社会服务设施。 二看商业配套 查看小区周围是否有的商业配套设施例如综合食品商场、综合百货商场、集贸市场。这些商业服务类网点能在你日后的生活中满足你日常生活物品的采购及其他服务需求。如有必要**好对小区进行实地考察。亲身感受一下小区的周围的实际状况再做衡量。 三看休闲娱乐 随着健康生活理念的推广,越来越多的人希望在居住的社区里面,就能放松身心锻炼体魄。运动设施显然就必不可少了。当代年轻人越来越注重享受生活,休闲娱乐设施让年轻人在忙碌工作之余,有了一个放松身心的产所。因此,是否有早晚休闲运动、周末游玩娱乐之所是评价一个小区的优劣的重要条件之一。 四看内部条件 一个好的小区必先环境宜人,空气清新,自然、人文景观优雅,有早晚休闲运动设施。当我们购房时可向售楼处咨询其楼盘的绿化率和景观设计。此外,住宅生活用水、用电、煤气、 网络、雨水污水排放系统等等一系列生活配套设施必须完善。有了齐全的配套设施才能确保今后的生活高质量。

  • 我当初奔着学区房来的。这个可遇不可求啊。其他的商业配套之类的肯定是后天可以改善的,但是学位房比较难买了。

    全部2个回答>
  • 都说看房选房看配套,是因为社区布局及配套设施对生活影响非常大。在考察一个项目时,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居住密度及私密性 住宅之间的距离除考虑日照、通风等因素外,还必须考虑视线的干扰。一般情况下,人与人之间的距离24米内能辨别对方,12米内能看清对方容貌。为避免视线干扰,多层住宅居室与居室之间的距离以不小于24米为宜,高层住宅的侧向间距宜大于20米。此外,若设计考虑不周,塔式住宅侧面窗与正面窗往往形成“通视”现象,选择住宅时应予以注意。 二、公共建筑 居住区内配套公建是否方便合理,是衡量居住区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稍大的居住小区内应设有**,以排除城市交通对**生上学路上的威胁,且住宅离**校的距离应在300米左右(近则扰民,远则不便)。菜店、食品店、小型超市等居民每天都要光顾的基层商店配套,服务半径**好不要超过150米。 三、小区绿化 居住环境有一个重要的硬性指标——绿地率,指的是居住区用地范围内各类绿地的总和占居住区总用地的百分比。值得注意的是:“绿地率”与“绿化履盖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绿地不包括阳台和屋顶绿化,有些开发商会故意混淆这两个概念。由于居住区绿地在遮阳、防风防尘、杀菌消毒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所以有关规范规定:新建居住区绿地率不应低于30%。北京城近郊居住区绿地率应在35%以上,在市区附近,如果住区绿地率能达到40%甚至50%,就比较难得了。 四、小区布局 在居住区规划中,应使住宅布局合理,为保证每户都能获得规定的日照时间和日照质量,要求条形住宅长轴外墙之间保持一定距离,即为日照间距。北京地区的日照间距条形住宅采用1.6至1.7H(H为前排住宅檐口和后排住宅底层窗台的高差)。塔式住宅采用大于或等于1H的日照间距标准。如果住宅的日照间距不够,北面住宅的底层就不能获得有效日照。 五、小区内交通 居住区内的交通分为人车分流和人车混行两类。目前作为楼盘卖点的“人车分流”,汽车在小区外直接进入小区地下车库,车行与步行互不干扰,因小区内没有汽车穿行、停放、噪音的干扰,小区内的步行道兼有休闲功能,可大大提高小区环境质量,但这种方式造价较高。 人车混行的小区要考察区内主路是否设计得“通而不畅”以防过境车流对小区的干扰。是否留够了汽车的泊位,停车位的位置是否合理,一般的原则是露天停放的汽车尽量不进住宅组团,停车场若不得不靠近住宅,应尽量靠近山墙而不是住宅正面。另外,汽车泊位还分为租赁和购买两种情况,购房者有必要搞清楚:车位的月租金是多少;如果购买,今后月管理费是多少,然后仔细算一笔账再决定是租还是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