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屋网 >房产问答 >房屋买卖 >房屋交易 >详情

买商品房价格是多少啊?

132****2026 | 2018-12-05 22:26:11

已有3个回答

  • 143****3454

    商品房除了你购买房屋时的费用`还有三项费用是要在办理房本时收取的`一是契税`现在标准不是不明确`我们这里是120平米为界限`120平米以下的是收取总房款的0.75%.120平米以上的是收取总房款的3%`二是公共维修基金`按你购买房屋的建筑面积来计算`多层的房子(六层高)是每平米18元`三是工本费`这个费用没多少`一两百块钱,然后就是物业费用`多层的房子费业费是0.65元左右`高层电梯房的费用大概以一元起`是包括电梯费在内的`物业费是和小区内部的规划有关系的`是由物业公司与物价局协商过的价格`如果小区内有会所等`而且设施比较完备的`收取的物业费用就高一点`其它就是生活费用`像水电费用`天然气费`等等啦`

    查看全文↓ 2018-12-05 22:26:33
  • 151****9654

    均价实际就是**低价格,这个价格的房子可能有,但也许开发商内部处理了,也许根本就不买这套房子。总之,这个价格你是买不到房子的。而真正公开发售的房子价格,都是在均价上上浮而来的。
    类似的说法还有地区均价、市房屋销售均价等等。举例来说,北京市号称房屋均价5万,但是你实际去转转,五环路以内可能有这个价格的商品房么?二环以内恐怕15万都不止了。
    所以别把均价当作真实售价。

    查看全文↓ 2018-12-05 22:26:28
  • 155****6151

     商品房的价格,大致可分为底价、表价和成交价三种;善于“砍价”者,用低于表价,甚至低于底价的价格来作为成交价,就是真正得到了实惠———   人们在买一般商品时,首先想到的是价格能否便宜一些,而房屋的本质是一种商品,肯定有其议价的空间,这也是购房过程中很重要的地方。
    因为在一些小的细节上开发商即使做出让步,而却以较高的价格出售,吃亏的还是购房者,这好比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首先,分析一下商品房价格的构成。根据新颁布的《商品房住宅销售价格构成管理办法》,商品房的销售价格是由成本费用、期间费用、税金、依法应当缴纳的其他行政性事业性收费和利润组成,其中期间费用和利润是有弹性的,开发商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做相应的调整,这也就是购房者砍价的关键所在。
    对于目前商品房的销售价格,大致可分为底价、表价和成交价三种,底价是开发商自己或者是委托销售公司销售的**后底线价格;
    表价是开发商做广告对外所宣称的价格;而成交价就是购房者和开发商经过协商以后签订购房合同时所确定的价格,在底价和表价之间每平方米相差可能有几百元之多。
    不善于砍价者,用表价来作为成交价,这样即使您的购房合同签订的再详细,补充协议签订的再多,您实际上还是吃亏了,只不过在表面上维护将来可能发生也可能不会发生的利益。
    善于砍价者,用低于表价,甚至低于底价的价格来作为成交价,就是真正得到了实惠。即使在签订合同时不违背基本原则的情况下做出一些小的让步,也不失为明智之举。   具体来说,对于期房,销售人员**初会基于期房的某些不足之处,对于购房者提出的让价要求,可能会在权限范围内每平方米让个几十元。
    对此,购房者可不要满足于这个价格,而应进一步提出让价的要求。这样,销售人员一般就会请出业务主管来和购房者谈具体价格,只有让销售人员请出业务主管,购房者才有可能进一步把价格给谈下去。
    因为一般销售人员没有进一步让价的权利了。当购房者和业务主管谈价时,要从挑剔房屋着手,如对公共设施的计算、相关管线的设计、营建成本等方面提出合理的看法;
    或者是对小区绿化、房屋朝向、电梯数量等挑出合理的毛病后,业务主管才有可能做出进一步让价的考虑。不管怎样,购房者提出让价的要求后,要做到成交价一定要低于表价,至于成交价是否接近底价,甚至低于低价,就要看购房者个人谈判水平和楼盘销售情况了。
    而对于现房,如果楼盘的规模比较大,一般议价的空间就比较小,因为个案数量多,给某个购房者大幅度让价的话,可能会引起大的混乱,开发商通常不会冒这么大风险的。
    如果楼盘规模较小,议价的可能性就大些,不过关键还是看购房者如何去和开发商交涉。当然,对于热销楼盘,开发商一般不会考虑让价的问题,而对于销售状况一般或者是滞销的楼盘,购房者不妨用上述办法一试.

    查看全文↓ 2018-12-05 22:26:21

相关问题

  • 西安商品房2012年12月份均价是7501元/平

    全部2个回答>
  • 自住型商品房一问世受到了市场追捧,曾出现过20多万人申购抢房,一房难求的局面。比周边商品住房低30%左右的房价吸引了大量年轻人及刚需阶层。不少购房者即使符合条件申请自住型商品住房,仍然要面对遥遥无期、撞大运似的“摇号”和等待。让庞大的住房“夹心层”终于有了盼头。 北京自住型商品房价格遵循**初设定的“比周边商品住房低30%左右”的定价机制,面向全市符合限购条件的家庭;购买此类住房后五年内不得上市,五年后上市收益的30%上交财政。自住型商品房的价格在地块拍卖之前就已确定,当地块价格达到合理上限时,房企通过竞拍配建自住型商品房面积来取得土地的开发权,一般承诺配建自住型商品房面积**大的企业能拿到地块。当房子对外销售时,当时的定价就是自住型商品房的售价。但随着自住房大批量入市,购房者对自住型商品房选址、定价、物业管理等方面的吐槽声音不绝于耳,弃购、退款、滞销,“开盘售罄”的火爆场面已经难见。截至2015年4月6日,北京已有11个自住房将剩余房源公开销售,待售房源总量达到1825套。 目前位于北京来广营地区的恒大名都自住房项目将于6月27日启动选房。据了解,该项目于6月19日上午已经启动摇号,2.8万元/平方米的均价是截至目前北京已摇号自住房中**贵的项目。当代采育满庭春MOMA是北京**便宜自住房,限价为9500元每平现已售罄。

  • 对于商品房价格构成,购房者需要有个明确认识,在商品房价格构成不断上涨的同时,商品房价格也在上涨,因此很多购房者想了解商品房商品房价格构成。 (一)土地使用权取得费 商品住宅开发经营单位依法通过国有土地出让、转让获得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其土地使用权取得费为支付的出让、转让费用、拆迁安置补偿的净支出及按规定应交付的有关税费之和;商品住宅开发经营单位依法通过行政划拨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其土地使用权取得费为取得该划拨土地所支付的征地费、拆迁安置补偿费及城市市政基础设施配套费等费用之和。 (二)住宅开发成本 1.前期工程费。包括水文及工程地质勘察、测绘、规划设计、项目可行性研究、建筑设计、施工通水、通电、通路及平整场地等费用支出。 2.建筑、安装工程费、设备费。包括房屋主体部分的土建(含桩基)工程费、水电安装工程费(含结构和装修)、设备购置费等。 3.附属工程费。包括住宅小区基础设施建设费和列入住宅小区详细规划的非营业性公共配套设施建设费。 住宅小区基础设施建设费,指小区用地规划红线以内的道路、供水、供电(含一户一表)、供气、供热、有线电视、邮政信报箱、电信、路灯、防盗(含每户或单元保安门)、绿化、环卫、排污、排水、消防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所发生的设施(设备)及建设费用中,按规定应由商品住宅开发项目负担的费用。 非营业性公共配套设施建设费,包括根据城市建设总体规划要求列入小区施工图预算项目的公共停车 库(棚)、锅炉房、水泵房、派出所、居委会、公厕、垃圾转运站、围墙等建设费用中,按规定应由商品住宅开发项目负担的费用。 4.开发间接费。指开发经营单位直接组织、管理开发项目发生的各项费用。 5.其他符合国家规定并与项目开发直接有关的费用。 (三)住宅开发期间费用 指开发经营单位在开发经营过程中发生的管理费用、财务费用、销售费用等支出。住宅开发期间费用应按受益项目进行合理分摊。 1.管理费用,指开发经营单位行政管理部门为管理和组织经营活动而发生的各项费用。 2.财务费用,指开发经营单位在开发经营过程中为筹措建设资金而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企业经营期间发生的利息净支出、汇兑净损失、调剂外汇手续费、金融机构手续费,以及企业筹资发生的其它财务费用。 3.销售费用,指开发经营单位为销售而发生的各项费用。 (四)利润 以上地使用权取得费和住宅开发成本之和为基数计取,属政府定价或政府指导价的商品住宅,其利润率由政府价格主管部门确定;属市场调节价的商品住宅,其利润率由开发经营单位自行确定。 (五)税金 指依据国家税收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缴纳的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等。税金按国家规定的税目和税率执行。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不列入组价因素,在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外按税务部门的规定办理。 (六)住宅差价 包括楼层差价、朝向差价。楼层差价、朝向差价分别按增减代数和为零的原则,由开发经营单位自行制定,其中属政府定价的政府指导价的,报价格主管部门确认。 (七)下列费用不得计入商品住宅成本 (一)开发经营单位自用的办公用房、营业用房等应分摊的各种费用 (二)企业的赞助、捐赠支出以及其它各种与开发经营无关的费用 (三)各种赔偿金、违约金、滞纳金和罚款 (四)国家规定不得列入成本费用的其他支出。

  • 可能过于长,请耐心看,真的很有用。 高房价问题,近年来已经成为一个举国关注的焦点问题。当许多人争论房价“到底该不该涨”、“涨多少”这类与自身利益息息相关的问题时,曹建海先生却突破利益的羁绊,用系统的研究,为公众打开了一扇直击根源和症结的窗。 高房价下的房地产业在拯救中国经济吗?高房价中的暴利被谁攫取了?谁是高房价的真正推手?公众为何因为住房问题承受着如此巨大的压力?这一系列问题的根源在哪里?又如何解决? 曹建海先生在这本书中,都一一做了详细的解答。 曹建海先生认为:“高房价下的房地产业不仅不能成为拉动国民经济增长**主要的动力,而且必将成为中国经济复兴的**大障碍。” 其依据是:首先,高房价损害了居民消费福利。在高房价下,出现了一些人住不起房甚至租不起房的局面,影响了一批城市年轻人的创业热情;在高房价下,工人的工资即使上涨,也失去了改善生活的意义,他们不得不拿出其中的一大部分应付房价或租金的上涨。 的确。中国内需屡拉不动,成为困扰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死结,高房价起的副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在许多城市,买一套房,相当于吞噬掉一个中等收入家庭几十年的全部收入。他们哪里还有能力消费?至于那些按揭贷款者,在长达10年、20年、3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内,背负着沉重的还贷压力,平常不得不节衣缩食,高房价透支了他们未来几十年的消费能力!再加上社会保障机制的不健全,因此留下的巨大缺口仍要由他们来填补,内需还怎么拉动? 许多专家、研究者、房地产开发商,常常根据我国居民收入增长的速度来论证高房价的合理性,但他们有意无意地忽略了:民众收入的提高并不意味着购买力的同步提高。因为,社会保障的不健全蚕食了民众相当一部分购买力,更何况,民众收入的增长速度要远远滞后于房价的涨速。 那么,这些年来,民众为高房价、开发商和地方政府的暴利(前者卖房、后者卖地)付出了多大代价呢?1998年至2009年,**保守的估计也超过10万亿元!相当于2.5个“4万亿救市计划”。倘若这些资金不被既得利益集团掠夺,中国的内需何以长期萎靡不振? 可想而知,当这些巨额利润集中在开发商和地方政府手中的时候,对民众购买力的蚕食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中国内需屡拉不起,中国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远远小于发达国家,也与此有关。财富向少数人集中的结果,是贫富差距的拉大和中国消费能力的下降。 曹建海先生从中国产业竞争力的角度,进一步论证了其观点。他认为:“高额的房价使产业资本投资其他产业的收益率下降、风险加大,迫使产业资本投向利润高、技术门槛低的房地产业,或者直接将资本投入楼市,而这将会造成更大的泡沫。高房价推动的高工资势必推动商品价格的虚高,将使中国制造业步香港地区的后尘,失去国际竞争力。即使世界经济复苏,中国产品的出口也将失去扩张的机会。” 这一观点是非常具有前瞻性的,不仅指出了现在的问题和隐患,更预言了未来的危机与困境,如果了解日本房价泡沫破灭后的惨状,就不难理解曹建海先生预警的真诚与可贵。 凡是过于倚重房地产业拉动的经济体,几乎都经历过崩盘的惨状,中国难道会成为唯一的幸存者吗? 至少,从尊重客观规律的角度出发,我们更应该提前解决问题、消除隐患,而不是在豪赌中逐渐丧失自我修正的机会。而这也正是曹建海先生向高房价宣战的意义之所在。在人们听惯了房地产的重要作用之后,曹建海先生的观点所饱含的,不仅仅是研究者所具备的良知和勇气,更是他对于民族经济未来的展望与预言——这何尝不是一种大爱? 那么,是什么因素在推**国的房价? 答案是:过于倚重房地产,商品房一枝独秀,形成了牢不可破的垄断。 在发达国家,开发商供应的住房在整个住房供应体系中所占的比例,一般都在25%左右,而保障性住房或者带有保障性特征的住房,则占比非常高。比如,美国带有保障性质的住房,占了整个住房供应体系的80%。而在新加坡的整个住房供应体系中,保障性与带有保障性的房屋占比高达97%。新加坡政府规定:占住户总数3%的富人由开发商提供住宅,收取很高的土地出让金,入住后收取高额物业税;而对占住户总数80%的中低收入者,提供由政府控制户型和房价的房屋;同时,对占住户总数8.5%的困难户,供应由政府补贴的60-70平方米的房屋,对占住户总数8.5%的特困户,出租42平方米左右的房屋,每月仅收十几新元房租。新加坡设计的这种住房体系,既很好地解决了国民的住房问题,也能有效避免房价的失控——其实,在这种大背景下,商品房的涨跌已经无关大局。 而在当今中国,由于经济适用房被架空,廉租房许多地方政府没有动力建,城镇居民自建房被禁止,导致整个城镇住房供应体系的90%以上被商品房所占领——商品房占比之高,全世界找不出第二个。商品房一手遮天,正是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垄断地位牢不可破,房价持续上涨,民众为住房问题深切忧虑的根源。 一些与既得利益集团为伍的学者认为,中国房地产业与近60个行业息息相关,倘若房价下跌,将影响中国经济的复苏,因此,他们喊出了诸如“买房就是爱国”这样的口号。问题在于,中国房地产业对其他行业的拉动作用,在房价下跌至接近民众购买力的阶段,不是体现得更明显吗?恰恰是高房价导致的购买力的下降,严重抑制了房地产的积极作用,使得房地产业成为民族经济发展的障碍。 曹建海先生对那些荒谬观点的驳斥非常有力。他认为:“我国各种自建房、集资建房、单位建房的欲望很高,也完全有能力建房;中低收入群体对于获得政府保障房的期望很大;农村集体宅基地建设小产权房销售的愿望也很大;地震灾区灾后重建家园的愿望很大。但是由于体制的限制,除灾后重建外,上述有效住房需求则牢牢地被我国的土地管理和建设开发管理体制禁锢了;保障房建设政策的执行则被限定于‘不会冲击商品房市场’的原则下,将保障房建于偏远地带,并且定价水平越来越接近于商品房。可见,与其不惜毁坏未来银行体系拯救房地产商,不如通过体制调整疏导居民住房消费的需求,同时为银行体系建立房地产信贷危机的‘防火墙’,于国于民更为有利。” 曹建海先生一针见血地揭穿了所谓房地产拉动中国经济发展的神话。他指出:“从房屋形态的**终层面看,剔除土地位置引起的价格差异,商品房和经济适用房在使用价值上并无任何不同,差的是后者不能为地方政府和房地产开发商提供不劳而获的暴利。由此看来,以商品房投资为绝对主体的房地产开发业所创造的GDP,本质上是通过排斥居民自建、单位自建、政府保障性住房等形态而获得的不当得利,不仅对城乡居民消费,而且对农工商等经济实体发展,都形成了严重的透支。” 结论是,政府应大力发展保障性住房、非盈利性或微利性住房,同时为开放居民自建房、集体土地房屋平等流转等创造条件。这些住房同样会拉动近60个行业的发展。并且,民众购房的支出大大减少,有利于民众财富的积累,当然也有利于支持他们在其他领域的消费。 房地产定位的调整,不仅有利于民生问题的解决,而且,困扰中国经济多年的内需不振问题也将迎刃而解。

    全部3个回答>
  • 克而瑞(中国)房产信息集团长春分公司公布了长春市1月份商品住宅相关数据。1月商品住宅市场新增供应量为19.81万㎡,环比下降78.7%,供应套数为1646套,环比下降81.7%;成交量为58.64万㎡,环比上升7%,成交套数为5899套,环比上升5.8%。净月区供应量**大,供应量为6.33万㎡,高新南区供应套数**多,供应套数为510套。商品住宅成交单价段多集中在5000元-6000元/㎡。成交均价为6080元/㎡,环比下降7.3%,同比下降3.5%。而长春市去年12月份商品房成交均价为6560元/㎡。 供应量和套数创一年来新低 1月商品住宅市场新增供应量为19.81万㎡,环比下降78.7%,供应套数为1646套,环比下降81.7%;成交量为58.64万㎡,环比上升7%,成交套数为5899套,环比上升5.8%。 其中,商品住宅市场新增供应量(取得预售许可证)为19.81万㎡,环比下降78.7%,同比下降1.8%;成交量为58.64万㎡,环比上升7%,同比上升278.1%。本月新增供应套数为1646套,环比下降81.7%,同比下降23.3%;成交套数为5899套,环比上升5.8%,同比上升270.5%。 从供应方面看,处于传统冬歇期的1月份,供应量和供应套数均创一年来(2012.1-2013.1)新低,1月仅有8个项目取得预售许可证,分布在南关、宽城、高新南区和净月区。 从成交方面看,1月商品住宅成交量和成交套数与2012年12月相比均出现上升趋势。 对此,该机构高级分析师赵新宇表示,进入年底,各项目基本以消化库存为主,尽管在淡季购房者需求有所减弱,但一些开发商为缓解资金压力和快速回款,多以现房、准现房打折扣;每日特价房等直接优惠的方式吸引购房者眼球,使得本月低单价段商品住宅成交良好,拉升了成交量的走势。 净月区供应量**大 1月净月区供应量**大,供应量为6.33万㎡,高新南区供应套数**多,供应套数为510套;南关区成交量和成交套数**高,成交量达到11.96万㎡,成交套数为1022套。仅有高新南区、净月、宽城和南关区有新增供应,其中净月区供应量**大,为6.33万㎡(供应套数418套);供应套数**多的区域为高新南区,供应套数为510套(供应量为5.46万㎡)。 1月取得预售许可证的8个项目分别为:高新南区的大禹褐石公园、恒大名都、文庭雅苑二期;净月区的富奥国际、国信美邑三期;宽城区的郡望安石、龙泰檀香苑;南关区的恒大御景。 可以看到,随着长春城市化扩城脚步的加快,传统老城区由于土地资源的稀缺,拆迁成本过高,导致所开发面积越来越少。 5000元-6000元/㎡成交套数**多 1月商品住宅市场总成交套数为5899套,5000元-6000元/㎡成交套数**多,达到1728套,占比29.3%,其次是6000元-7000元/㎡的成交套数,为1334套,占比22.6%,这2个价格区间为市场主流成交价格段,其它价格段成交较少;本月4000元/㎡以下单价段成交套数达到1154套,在售项目多集中于绕城高速环线以外和城郊接合地带,以企事业单位内部团购和集资为主。 整体看商品住宅市场成交单价段主要集中在5000元-7000元/㎡,目前长春市房地产项目的价格也主要集中在此区间内。 供应面积多为90㎡-150㎡ 1月,商品住宅供应主要集中在90㎡-150㎡面积段,供应1331套,占比80.7%;其次是60㎡-90㎡,供应212套;60㎡以下面积段为新增供应,150㎡以上面积段供应量较少。 市场上90㎡-120㎡和60㎡-90㎡面积段的成交套数比较接近,分别为2136套和1829套,分别占比36.2%和31%;120㎡-150㎡面积段和60㎡以下面积段分别成交1020套和575套,分别占比17.3%和9.7%。 赵新宇分析,从1月商品住宅市场供应和成交的面积段可以看出,60㎡-90㎡和90㎡-120㎡的成交套数**大,这2个面积段保证了舒适二房和紧凑小三房的面积区间,市场的客户以刚需和部分改善为主,主要对应此两个面积段,进而成交量较大。本月120㎡-150㎡面积段供应量较多主要是供应量集中于南关、净月和高新南区,这3个区域商品住宅多以中大户型改善为主,使得该面积段供应套数较多。 新增供应和成交主要为二房 1月,长春市商品住宅供应房型以三房为主,共供应1078套,占全市商品住宅供应套数的65.5%;其次为二房,供应492套,占比29.9%;一房、四房、五房及以上房型供应较少,基本可以忽略不计;本月别墅产品供应为28套,均为国信美邑三期叠加产品。 其中,长春市商品住宅成交房型套数仍集中在二房,成交3404套,占本月商品住宅总成交套数的57.7%;其次是三房,成交1619套,成交套数占比27.4%;一房成交679套,占1月商品住宅总成交套数的11.5%;四房本月成交112套,占比1.9%;五房及以上的普通住宅成交为47套,别墅类产品1月成交38套。 从成交和供应数据来看,二房仍是市场**为畅销的产品,这也与刚需型市场相对应,三房的成交逐渐增加,市场中改善类需求增多,一方面由于中高端改善型产品供应的加大,另一方面也与城市经济水平与居民的收入提高相关。 商品房成交均价同比下降3.5% 1月长春市商品住宅市场成交均价为6080元/㎡,环比下降7.3%,同比下降3.5%;本月商品住宅市场整体成交均价创一年内新低。除去别墅和精装产品,毛坯普通住宅单价区间为5000-6000元/㎡。 赵新宇分析,进入1月份,成交量有所上升,整体价格有所下降,本月实际推出产品较少,处于房地产销售淡季,基本以消化库存为主,其中一些开发商年底冲刺销售任务,采取一些价格优惠、特价房等折扣吸引购房者,使得整体成交均价走势向下波动,加之高新北区作为独立的一个区域,区域内多个楼盘在售单价在4000元/㎡以内,使得成交均价走势走低,属于市场正常走势。 朝阳区成交均价**高 1月10个区域成交均价波动较大,其中高新北区在售项目多以团购和企事业单位集资房为主,使得成交均价较低,该区域作为2013年重点发展规划,随着交通路网配套的逐步完善,产品单价水平会逐步走高,该区域目前已有众多现房和准现房即将开盘对外销售,报价区间在5000元/㎡以内。 相比2012年12月,其它9个区域价格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朝阳区作为城市主城区,区域成交均价一直处于较高位置区域均价一直处于10000元/㎡之间;其它区域均有众多在售项目,前期多以低价入市进行销售和推广,使得各区域商品住宅成交均价走势均有所下滑,导致1月商品住宅成交均价走势有所下滑。 区域成交均价排在前三位的依旧是朝阳、净月和南关区,成交均价分别为10240元/㎡、7820元/㎡和7310元/㎡。 商品住宅套均总价59.38万元 1月商品住宅成交套均面积为97.64㎡,环比下降0.7%,同比上升3.3%;商品住宅成交套均总价为59.38万元,环比下降1.3%,同比下降0.3%。 环比2012年12月来看,套均面积和套均总价均出现下滑趋势,与近期一些中低单价段楼盘入市有关,加之这些产品主打刚需中小户型使得套均面积和套均总价有所下滑,从5月到11月套均面积一直在100㎡之上,同比去年也是有所上升。从以上数据可以分析出,100㎡左右房源受认可程度高。进入房地产销售淡季,项目停工、可选择房源匮乏、营销推广宣传较少等原因促使一些开发商纷纷推出特价房源和价格优惠刺激刚需客户,这也印证了1月商品住宅市场整体成交均价走势创一年来新低,使得同时套均面积和套均总价二个指标有所下降。 毛坯房成交均价为5740元/㎡ 1月长春市商品住宅市场所成交的各种物业类型产品中,高层产品成交均价为5960元/㎡,小高层为5460元/㎡,多层为6710元/㎡,多种物业形态逐渐拉开价格档次,多层单价高于高层和小高层产品,幅度将近1000元/㎡甚至更高。主要原因是多层的舒适度及其产品的稀缺性等优势使得多层价格高于高层和小高层。 1月精装修产品整体均价为7580元/㎡,目前精装修产品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传统老城区的小户型公寓产品,随着万科、恒大精装修全系产品的逐步推广加上各大区域均有精装修产品问世,使得精装修产品均价有所下降,市场大部分精装修产品装修标准在1500元/㎡左右。 2月预计新开楼盘项目7个 据赵新宇介绍,长春市2月份预计新开楼盘项目有7个,分布在6个区域,进入冬歇期房地产销售淡季,朝阳、南关、高新北区和汽贸区无预计新开盘项目。其中宽城区预计2个项目;二道、经开、绿园、高新南和净月区各1个项目。产品类型涵盖多层、小高层和独栋别墅,小高层市场竞争较为激烈,多层产品则越来越稀缺。净月区的源山墅预计推出独栋别墅产品。